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
A.决策权
B.监察督促百官权
C.军事权
D.行政权
2 . 2017年10月广西象州县在一处河滩上发现一批铜箭镞和秦半两钱币,其中钱币共计14枚,既有战国时期秦国铸币,也有秦统一后发行的钱币。对这一发现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反映出岭南与中原有经济交往B.实证了秦在象州设桂林郡之说
C.钱币的数量太少研究价值不大D.说明秦朝实现了度量衡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统一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民国时期,谭其骧在《秦郡新考》中认为秦共有四十六郡。2000年,在西安相家巷封泥中包含有大量的郡级封泥,与谭其骧“四十六郡”的观点相符合。这说明(       
A.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
B.文献史料由于其主观性影响对历史的解读
C.历史研究需要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
D.科学地进行考古研究一定能证明秦朝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为“秦朝统治机构示意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①秦朝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朝相权被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
③这一制度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④秦朝地方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里耶秦简发现于湖南湘西龙山县(秦时称洞庭郡迁陵县)。下列各项对里耶秦简解读中,内容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简牍内容结论
A“官署日常事务”简:迁陵县地方官府的官方文书,凡属行政事务,事无巨细皆记录在案。秦朝地方行政管理走向规范化
B“上计文书”简:迁陵丞上报朝廷的文书,向朝廷汇报一年间治理郡县情况。上计制是秦朝主要的选官制度
C邮人行程日记木牍:这片木牍曾属于一位秦朝的邮差,上面记载了洞庭郡内的水陆交通信息。秦朝建立了完备的邮驿制度
D洞庭泰(太)守木牍:这片木牍属于郡县职官简,太守即郡守的尊称。郡县制最早在湖南推行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云梦出土竹简《内史杂》云:“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王充于《论衡》写道:“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对以上材料反映的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在秦朝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B.汉朝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C.文献与出土资料反映历朝文书均十分繁密
D.该制度的推行降低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2023-11-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史记》记载: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院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结合所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秦朝丞相是行政中枢所在,掌管图籍文书
B.泰朝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实行分类登记
C.汉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以便征发赋役
D.秦汉时通过设立什伍组织,管理狱讼赋税
8 . 如表是我国史书中有关“尚书”的记述。对此最准确的解读是(     
记述出处
(秦)置尚书于禁中,有令、丞,掌通章奏而已,事皆决于丞相。《唐六典·卷一》
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汉书·魏相丙吉传》
今之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后汉书·郭陈列传》
A.秦朝时尚书为丞相的下属官吏B.东汉尚书台成为封驳政令中枢
C.西汉时中朝尚书职权逐渐增大D.唐朝时期尚书的政治地位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对以下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
C.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D.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
10 . 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无独有偶,罗马帝国也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说法,稍早一些的波斯帝国也修建了很多“御道”。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封建经济发展需要交通改善B.交通发展便于加强君主专制
C.交通便利推动对外殖民扩展D.古代东西方的经济交往活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