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
A.决策权
B.监察督促百官权
C.军事权
D.行政权
2 . 对于封建时代的历史循环变迁,史学家们常常用一个成语加以描述,便是“换汤不换药”。对“换汤不换药”解读正确的是
A.“汤”是指官僚政治体系扭曲混乱B.体现君主专制统治效能空前提高
C.“药”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D.清代对宰相制度得以变相的恢复
4 . 以下是我国古代三个不同时期的“中央机构示意图”。对以下三幅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三幅图呈现的都是中央官制B.目的都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图1至图3呈现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D.图3反映的是宋代的中央官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边(左)图为出土文物“商鞅铜方升”,左壁刻有“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考古学家还在方升底部发现了铭文,铭文即为众所周知的“秦始皇廿六年(前221年)诏铭”(见下右图)。下列相关解读,不准确的是

A.“方升”为商鞅任“大良造”时所颁发的标准量器
B.刻在底部的“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的字体是小篆体
C.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官府重新制定了度量衡的标准
D.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
6 . 以下是我国古代三个不同时期的“中央机构示意图”。对以下三幅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三幅图呈现的核心制度都是皇帝制
B.图3反映的是宋代的中央官制
C.图1至图3呈现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D.目的都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7 . 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图1反映了周朝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图2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
C.图3反映了东汉时新的冶铁鼓风装置出现
D.图4在秦始皇时确立为全国统一流通的钱币
8 . “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关于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图1至图2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君主专制在逐步加强
B.图2至图3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
C.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发展
D.三幅图反映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逐步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