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观察下面的两幅地图,指出下列各项中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中国疆域的不断扩大B.说明了商鞅变法后秦国势力逐渐增强
C.突出反映了国家的由分到合D.表达了都城自西向东不断转移的趋势
2022-05-1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何清谷在《秦币探索》一文中指出,从出土的实物看,秦半两钱分布的地区,西至河西走廊,东到山东、江苏,北达内蒙古,南抵广州市,东北见于辽东半岛,西南伸进大渡河上游。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秦朝开始出现铜铸币②“半两”是记载钱币的重量
③半两钱流通已遍及全国④半两钱为秦朝的统一货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理念贯穿于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全过程,经过历朝历代的总结和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先秦时期的“大一统”强调统治权的至高无上,还表现为强调政权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从空间上看,“大一统”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张中央对地方(包括四夷之地)的绝对权威,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和谐“太平世”。总体而言,“大一统”理念从秦朝、两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经历了“实践”“成熟”“发展”“鼎盛”四个主要阶段的演进过程。

——根据李龙、刘玄龙《“大一统”理念的法学解读和时代底蕴》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关于“大一统”理念的演进历程进行论证。(要求:从材料中任选一个历史时期进行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4 . 对以下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时统一货币D.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郡县制几乎盛行于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据《史记》记载:“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对此制度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
B.秦代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
C.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D.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6 . 以下是我国古代两个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示意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核心制度都是皇帝制B.反映的都是中央官制
C.呈现皇权加强的趋势D.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琅琊台刻石》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碑刻铭文有:“维二十八年(前219),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下列关于碑刻铭文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该石刻立于嬴政统一六国那年   ②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
③借法家思想强化社会人伦秩序   ④歌功颂德以强化君主专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从长城遗址来看,秦汉的长城并不是连成一线的城墙,而是纵深交错、有些缺口的,以供和平时期与北方少数民族进行贸易,而明代长城则是连成一线的封闭城墙。对材料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A.明长城的主要职能发生了变化B.明朝国力与秦汉差距较大
C.秦汉与明朝具有不同精神面貌D.明朝政府禁绝了对外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灭六国后,不仅在全国推行邵县制,还修筑了直道、驰道,并在南方修灵渠。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秦朝
A.统一有历史必然性B.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成熟
C.国家统一得到巩固D.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10 . 对于封建时代的历史循环变迁,史学家们常常用一个成语加以描述,便是“换汤不换药”。对“换汤不换药”解读正确的是
A.“汤”是指官僚政治体系扭曲混乱B.体现君主专制统治效能空前提高
C.“药”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D.清代对宰相制度得以变相的恢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