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暴政及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记》的记载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贫苦农民)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秦简律条

“御中发征,乏弗行,赀(罚款)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斥责);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免除劳役)。”

——云梦秦简(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的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徭律》

对秦亡原因的探讨

汉初总结秦二世而亡的教训,最集中的是“举措暴众”。所谓“举措”,主要的指对外战争和大规模的非生产性的工程建设;所谓“暴众”,主要的指严刑峻法。诸如董仲舒等知识分子则比较强调“暴众”……而诸如刘邦、吕雉、刘恒(汉文帝)这些当权者们则认为,“举措失当”……才是秦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

——栗劲《秦律通论》

自秦以来,有乱无治,甚至夷狄灭国,“是废封建之罪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

——黄宗羲《留书·封建》

(1)《史记》记载“陈胜等因‘失期,法皆斩’而起义”,云梦秦简《秦律》出土后,学界对《史记》记载的真实性提出各种可能性的解释。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对“秦二世而亡”原因的不同结论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前246`前210年在位)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当秦始皇身着皇帝冠服登上御座时,宣告了世界东方最伟大帝国的诞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加强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统治。

材料二:秦统一后,秦王朝的残暴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使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直接矛盾日益激化。秦始皇对农民的统治和剥削是非常残酷的。田租、口赋、徭役和兵役是压在农民头上的沉重负担。秦始皇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骊山墓,每年役使七十多万犯人和奴隶。繁重的徭役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对人民的严刑峻法,劳动人民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残酷的镇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加强统一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概括秦朝灭亡的原因?
2022-10-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祥龙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此事《旧唐书卷六四·列传一四》有如下记载:

材料   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

俄而东宫及齐府精兵二千人结阵驰攻玄武门,守门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战,流矢及于内殿。太宗左右数百骑来赴难,建成等兵遂败散。

建成死时年38岁。长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并坐诛。……元吉死时年24。有五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并坐诛。


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玄武门之变的特点。
(2)类似于玄武门之变的事常见于古代史书的记载,请举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断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3)综上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