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四川东汉古墓出土的画像砖,刻画了墓主人生前的宅院、池塘、大片稻田、山林和盐井;山东滕县出土的画像石,展现了墓主人大面积麦田之外,还有田庄中冶铁作坊工作和部曲操练的景象。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地方豪强威胁到君主集权
C.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D.庄园经济的高度自给自足
2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材料主要体现了董仲舒
A.“大一统”思想B.君权神授思想C.天人感应思想D.“三纲五常”思想
2020-01-29更新 | 629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思想控制
C.加强中央集权D.防止诸侯割据
2019-12-18更新 | 507次组卷 | 55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二)历史试题
4 . 汉武帝长期劳师疲民,在其晚年下轮台罪己诏以表示与民休息的悔过之意。汉昭、宣二帝时期,凡遇灾荒、地震,皆免除当年的租赋、徭役。东汉的明帝、安帝也曾因为日食和饥荒而对全国发布罪己诏。这表明
A.汉代统治者能够自我反省B.道家学说深受汉统治者重视
C.儒学正统地位遭到了动摇D.主流学说影响统治者的决策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孩在井边玩耍,不小心跌入井中。路过井边的人,见此情景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救助这个小孩。……他抢救孩子,唯一的原因是出自于天生的同情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岳麓书社


(1)材料一是战国时期某儒学思想家为说明自己的观点而打的一个比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哪位思想家?其说明的观点是什么?

材料二: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日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三字经》


(2)西汉董仲舒最早提出了“三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处世道德标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的《三字经》强调“三纲”“五常”的积极意义何在?

材料三:他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他到过许多州县,进行实地考察,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


(3)材料三中的“他”是明末清初哪位思想家?材料三反映了他什么思想主张?
6 .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中国历史》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哪些新兴阶级的出现?
(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
2019-06-08更新 | 6673次组卷 | 88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儒学开始受到独尊与哪两个人物有关?
A.孔子和孟子
B.秦始皇和李斯
C.汉武帝和董仲舒
D.“二程”和朱熹
9 . 《孝经》是阐发儒家伦理的著作,以“孝”为“百行之本”,进而阐述如何以忠孝、孝悌的原则处理君臣、父子、兄弟等各种社会伦理关系,以及立身、处事、齐家、睦邻、治国、事君等各种社会政治事务。汉魏以来,《孝经》成为儒学教养的主要文本。至唐代,《孝经》获得“经典”地位,升格为与“五经”并列的儒家“经书”之一。《孝经》地位的演变反映了
A.儒学成为官方哲学
B.儒学地位得到强化
C.统治思想趋向保守
D.道德教化受到重视
2019-02-13更新 | 776次组卷 | 27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第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2019-01-30更新 | 2463次组卷 | 7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