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的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的意愿
2016-11-27更新 | 303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   ②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思想   ③强调仁政,反对暴政④思想保守,主张“法先王”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
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
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
4 . 某学者认为“皇帝居于社会的权力宝塔尖上,没有制度能够制约他,也没有人能制约他。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中国古代难以解决的政治问题。□□□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使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得以建立相对有序的环境。”□□□中的字可能是
A.韩非
B.董仲舒
C.陆九渊
D.黄宗羲
5 . 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对这一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顺从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
6 . 西汉和东汉时期,中央太学中的教科书不包括
A.《诗》B.《礼》C.《乐》D.《易》
2016-11-18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湖北省襄樊市高二上学期四校联考历史卷
7 . 汉武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是
A.中朝B.外朝C.三公九卿D.尚书
2016-11-18更新 | 2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湖北监利县高一历史新课标版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8 .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这反映了知识阶层(       
A.积极倡导“君权神授”
B.希望君主实行“仁政”
C.喜欢空谈纲常伦理
D.为“独尊儒术”不择手段
9 .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指的是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2016-07-22更新 | 449次组卷 | 43卷引用: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