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汉文帝时,对孝悌、力田、三老等基层教化乡官进行嘉奖并赐帛慰问;“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要求被举荐之人品德高尚,且尤其强调孝道;对于违背孝道的行为要处以刑罚。据此可知,当时(     
A.政府比较重视基层治理B.国家治理凸显儒家价值取向
C.官员选拔制度逐步完善D.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尊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汉初藩封的历史变迁图。这一变迁(     

A.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B.揭示了土地兼并严重
C.反映了“推恩令”的成效D.表明了人口大量增加
2024-03-27更新 | 8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西方对待文明冲突的观念差异,决定了中西方文明的不同历史走向。西方文明史上虽然有过古希腊文明的一度兴盛和罗马帝国时代的短暂统一、但政治分裂、族群分治、宗教与世俗对抗成为历史常态。地理扩张伴随着文明中断,族群冲突无法弥合,政治共同体仅限于局部,宗教与世俗相互排斥,体现了西方文明“分”的逻辑。而中华文明作为传承数千年且从未断流的唯一文明形态,因其内在统一性而体现出“合”的逻辑。因秉持“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中华文明不仅塑造了“天下一家”的国家共同体,而且形成了“华夷无外”的民族共同体、“大一统”的政治共同体、“多元一体”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自刘志刚《从中西方文明差异看中华文明的内在统一性》

根据材料,围绕“中华文明”这一主题,任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4 . 吴国封地郭郡所管辖的皖南地区,铜矿储量丰富,且铜质优良。《史记》还记载,“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这可以佐证汉初(     
A.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B.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C.中央集权存在重大隐患D.外儒内法理念影响地方治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秦汉时期粮食价格统计表(单位:钱/石),据表可知,西汉(     
秦始皇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
最低价305000十余至数十30—80
最高价160010000500
A.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B.人地矛盾问题得到解决
C.农耕经济取得一定发展D.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2024-02-29更新 | 18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6 . 唐玄宗统治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2024-02-22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班固在《汉书》中将刘氏的统绪上溯到尧,并宣称“汉承尧运,德祚已盛”。事实上,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清晰地载录了刘邦的背景,与尧毫无关系。班固此举意在(     
A.构建汉王朝政治统治的正统性B.扩大汉朝的统治范围
C.增强少数民族的华夏认同观念D.营造统治者的神秘性
8 .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     
A.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D.设立中朝,牵制外朝
2024-01-29更新 | 141次组卷 | 6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乙本卷前有《经法》《十六经》《称》《道原》4篇古佚书,有学者认为这就是《汉书·艺文志》里所说的《黄帝四经》。另外,《管子》《吕氏春秋》等也是黄老之学的代表著作。这说明黄老之学(     
A.注重排斥儒家思想B.体现思想融合特点
C.根植汉初统治实践D.影响史学发展方向
2024-01-15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中国古代史
10 . 下面两幅图分别为西汉文帝后期和景帝中元六年地方政区变化示意图。它反映出当时(     

A.政治中心发生东移B.王国威胁解除
C.中央行政体制调整D.政治局势趋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