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初,高祖受禅,以天下未定,广封宗室以威天下。”太宗即位后,就“遍封宗子”问题征求意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认为“遍封宗子”“不便”;魏征认为如果封建诸侯,会造成财政困难;李百药说封建会导致宗室间攻战相残。柳宗元在《过秦论》中列举秦朝“有叛民无叛吏”、汉代“有叛国,而无叛郡”、唐代“有叛将无叛州”,由此证明“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萧瑀认为:“国祚所以长久者,莫若封诸侯以为磐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代而亡。汉有天下,郡、国参建,亦得年余四百。魏、晋废之,不能永久。”虽然分封制遭到大多数大臣的反对,太宗也明确表示“朕理天下,本为百姓,非欲劳百姓以养己之亲也。”但贞观十一年太宗诏曰:“设官司以制海内,建藩屏以辅王室”,先后任命了21个亲王和14位杰出功臣为世袭的州府刺史。正如刘秩所说:“设爵无土,署官不职者也。”

白居易在《议封建论郡县》中认为周代封建诸侯而亡是因为“上失其道,天厌其德,非为封建之弊也”,秦无分封而灭是因为“群其毒,人离其心,非唯郡县之咎也”,汉代七国之乱乃“宠而失教,立不选贤,非独强大之故也。”“繇是观之,苟固其本,导其源,虽郡与国,俱可理而安矣;苟逾其防,失其柄,虽侯与守,俱能乱且危矣。”

——摘编自冯辉《中国古代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关于“分封郡县之争”的主要分歧。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唐代关于“分封郡县之争”的任意一个主张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7日内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北京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 . “汉变秦治”是指汉代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训所制定的大政方针。以下措施属于“汉变秦治”的是(     
A.郡县制度、尊崇儒术B.察举制、转运司
C.黄老无为、轻徭薄赋D.推恩令、政事堂
7日内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卷
3 . 文化的差异与消弭

材料一   考古学视野下秦与东方六国的差异

类别六国秦国
①铜陶器物演变连续性战国中期发生断裂
②墓葬等级序列多阶层、小间隔,从国君到大贵族、普通贵族、平民,呈金字塔形结构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
③城址等级序列国都以下,中等城市、小城市,逐级递减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

(1)结合所学,推断导致类别①在秦国发生断裂的重大事件,说明②③差异反映出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   秦朝建立后面临如何对待各地区不同文化的问题,秦以吏、法、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方社会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由此,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承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制。在东方政策问题上,秦始皇想快速实现文化统一、刘邦则容忍不同区域文化存在,结果都不成功。这个时候,第三种方案登台了,这就是儒家学者提出的“德教”。因此,有学者认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西汉“在文化上结束战国”的历程。
2024-05-11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4 . 下表展示了西汉初期一系列致富职业和活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姓名

职业和活动

曹邴氏

冶铁、经商、放贷

刁闲

贩卖鱼、盐

任氏

储存、交易粮食、力田、畜田

桥姚

牧养马、牛、羊

A.休养生息政策促进经济发展B.长途大额贸易发展迅速
C.此时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盐铁官营”效果明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礼仪

材料一   中国古代重视国家礼仪,政府对各种礼仪的内容都有统一要求,抑制了仪法多元各行其是的现象,《史记》记载西汉初年朝廷上“群臣饮酒争功”,刘邦命叔孙通制订了朝拜礼仪,后来进行岁首大典时,“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敬酒)”,刘邦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在中国影响下,古代东亚地区事实上也形成了一个“礼文化圈”。

——摘编自胡新生《礼制的特性与中国文化的礼制印记》等

材料二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等国要求按条约规定及国际惯例,派使节觐见清帝呈递国书,但此后十几年清廷一直阻止使节觐见。1873年,外国驻华公使向清廷发出照会,要求觐见同治帝。随后围绕礼仪问题几经交涉,最终商定公使以鞠躬礼觐见。以下是描述觐见的两则笔记:

(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国古代国家礼仪的作用。
(2)材料二两则笔记记述的场景是否可信?请说明理由。
2024-04-11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文景之治”时期,经济明显恢复,社会稳定,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下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① “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② “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
③ “国家无事……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④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4-02-20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下·浙江·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     
A.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D.设立中朝,牵制外朝
2024-01-29更新 | 141次组卷 | 6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面是关于七国之乱的故事流传的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王国势力膨胀→想要叛乱→中央出兵平叛→王国战败→百姓拍手称快。
第二个版本中央横征暴敛→百姓用脚投票,遁入王国(王国也汲取民力,百姓可以两害相较取其轻)→王国力量壮大→中央深感不安,率先发难→王国战败,被肢解→百姓失去用脚投票的机会。
这表明(     
A.历史的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获知B.只有通过原始文献才能最终还原历史
C.研究者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D.历史真伪需要进行史料真实性的考辨
2024-01-23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9 . 史料记载“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与该段史料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废除苛法异姓封王B.七国叛乱同姓操戈
C.裁并郡县清查田户D.盐铁官营均输平准
2024-01-20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9-20高一下·湖南娄底·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为史书关于汉朝时期社会情况的部分记述。这反映了(     
出处记述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汉书·论贵粟疏》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汉书·贡禹传》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
《汉书·张禹传》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项,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费。
A.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B.土地兼并影响国家的财政
C.封建小农经济持续衰退D.封建土地买卖趋向合法
2023-11-14更新 | 305次组卷 | 51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