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考古界对秦汉兵马俑的对比研究表明,汉朝兵马俑中,步兵数量减少,骑兵成为主要兵力,战车数量亦大幅减少。据此可推知(       
A.汉朝军事实力强于秦朝B.汉朝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
C.王朝战争主要对象不同D.农耕经济区域进一步扩展
2 .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     
A.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D.设立中朝,牵制外朝
2024-01-29更新 | 168次组卷 | 66卷引用:浙江省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爆发“七国之乱”;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后出现门阀士族把持政权;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后藩镇势大引发“安史之乱”。对上述三组历史现象的共性。解释正确的是(     
A.历史评判要以成败为基本依据B.制度设立之初存在明显弊端
C.中央与地方矛盾导致社会动荡D.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联复杂
2024-01-02更新 | 2713次组卷 | 1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有关汉初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经济凋敝——刘邦建立汉朝B.反击匈奴——汉初经济恢复
C.与民休息——社会逐渐稳定D.分封诸侯——严厉打击豪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因连年战争,到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呈现出一派荒凉残破的景象:“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汉初君主服从人心思安的社会心理,采取(       
A.郡国并行制B.与民休息政策C.抑制工商业者D.尊崇儒术
6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C.张骞通西域——彻底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2023-09-30更新 | 330次组卷 | 58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浙江师大附属东阳花园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史记·孝文本纪》载:“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这折射出当时的治国思想是(     
A.黄老无为,与民休息B.均输平准,盐铁官营
C.罢黜百家,儒学独尊D.焚书坑儒,以吏为师
2023-09-15更新 | 431次组卷 | 12卷引用:浙江省南太湖联盟高中2021-2022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调研检测历史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       
A.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B.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C.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3-07-17更新 | 5093次组卷 | 31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浙江专用)
9 . 西汉初年,汉文帝确立了“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南,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无离,臣主相安,具无暴逆”的汉匈政策。这一政策(       
A.化解了汉匈之间的矛盾B.突出了长城的防御地位
C.有利于汉初的民族交融D.推动了农耕文明的扩展
10 . 汉兴之初,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2023-06-17更新 | 586次组卷 | 14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