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汉武帝时期桑弘羊建立了平准法,设平准官,按长安的物价,将各地运输到长安的物品,贵时抛售便宜时收买。王安石颁布市易法,规定粮食的市场价格下降时,平价收购囤积,待价格上涨过高时,以低于市场价出售。这些举措体现了政府(     
A.面临统治危机B.对经济的干预
C.打击豪强势力D.旨在关注民生
2023-12-13更新 | 55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长沙国自公元前202年建立至公元7年废除,共存在209年。前129—前124年三次分封长沙国定王子15人为侯,一国变成了多国。定王子所封的侯国,有在长沙国境内的,也有在其他郡者。据此可知,当时(       
A.汉武帝加强了中央集权B.长沙国参与了七国之乱
C.西汉帝王注意强化皇权D.儒学思想成了官方哲学
2023-12-04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部分汉代宴饮庆典事宜。

汉武帝元封元年,(帝)设坛以崇封泰山,赐天下民爵一级,女子每百户牛酒若干。
汉昭帝元凤四年,昭帝加元冠,参谒高祖庙。赐中二千石以下及天下臣民爵级,停止交纳第四年、第五年的人口赋。三年以前更赋未交的,都免交。下令天下欢宴五天。
汉宣帝本始元年(因)凤凰聚集于胶东、千乘。赦天下。赐天下人民爵位各一级,孝子二级,女子每百户赐牛肉及酒,租税免。
本始二年尊武帝庙为世祖庙,凡武帝巡狩所到的郡国,都建庙祭祀。赏赐民爵位一级,赏女子百户牛酒若干。
元康二年因为凤凰聚集、甘露降临屡呈祥瑞,特赐天下吏爵级二级,庶民爵一级,女子每百户赐牛肉及酒若干,鳏寡孤独高年赐帛若干。
五凤三年,匈奴单于率众五万余人来归顺汉朝,北边安靖,无有刀兵之事。……赦免死罪以下犯人。赏赐民爵一级,赏女子每百户牛酒若干,全国欢宴五天。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1-2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汉代之前,儒家理念以“仁义”为先。汉代以“孝”为伦理观念之首,强调孝道的目的是“事亲孝就能事君忠”,这说明了汉代(     
A.统治策略背离仁政思想B.三教合一局面开始形成
C.选官标准决定意识形态D.儒家思想的时代性增强
5 . 东汉史学家班彪作《史记后传》百余篇,肯定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但批评司马迁不能依五经之法言,不能同圣人之是非。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     
A.《史记》开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B.班彪仿《史记》撰写《汉书》
C.汉代史书的撰写受到政府鼓励D.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史学写作
2023-11-12更新 | 225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汉书武帝纪》载,建元元年,“罢苑马,以赐贫民”。建元三年,“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狩四年,“有司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县官衣食振业,用度不足,请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汉武帝此举(     
A.推动了王国问题的解决B.防止了地主土地兼并
C.限制了人口流动和迁徙D.有助于稳定小农经济
2023-10-11更新 | 472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时御史大夫桑弘羊有言:“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吴王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材料反映了当时(     
A.地方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B.地方门阀士族的势力壮大
C.国家强化经济管控的必要性D.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产生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文景之治是放权让利式改革的结果,但这也导致商人集团崛起,地方诸侯做大,中央集权旁落。汉武帝继位后,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思想上独尊儒术,外交上派大将抵御外族。在这种背景下,他开始推出一系列强硬的国营化经济政策。首先是利润最高的产业改革:铸钱、煮盐、冶铁、酿酒与资源垄断有关的制造业被国营化;其次是流通改革:“均输”就是统购统销,“平准”就是物价管制,两者相互配合,构成国营商业的统一体系;第三是税收改革:先后颁行“算缗令”“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致使大批中等以上的商贾破产。

——摘编自《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汉武帝变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济改革的前提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汉武帝的经济改革。
2023-09-2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题
9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秦朝强力离散宗族的政策激化了与原东方六国地区的矛盾。汉初,刘邦以“汉政”代“秦政”,下诏复故爵田宅,六国贵族之后、豪强大姓无论是迁于关中还是回归故里,其宗族势力均迅速复活。他们交通王侯、操纵乡里,甚至成为诸侯王的依靠。景帝开始打击宗族不法行为,将抑制宗族势力纳入国家治理面。汉武帝增设刺史,以六条问事,第一条就是针对“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其余五条均为针对“两千石”的条款,打击核心都是宗族大姓及其保护伞。还通过加重资产税、算缗、告缗等措施,使依附于豪强的农民直接隶属于国家,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加强。不过,汉武帝打击宗族固然严厉,但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其发展。

——据臧知非《秦汉宗族政策与基层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宗族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期宗族政策的特征。
10 . 孔孟主张重义轻利,不是不要利,而是要看取利是否符合义的道德标准,董仲舒把它发展到极端,只能谈义,不能讲利,只能追求三纲五常的道义,不能谋求自身利益的功利。据此分析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     
A.适应了君主专制集权加强的需要B.发展了先秦儒学为民请命的初衷
C.继承了孔孟的仁政和礼义的思想D.使儒学成为人们道德自律的准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