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两端,两国之间主要通过丝绸之路交流往来。下图是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主要路线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断(     

A.罗马帝国和汉朝之间已经互通使节B.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
C.海陆丝绸之路都是中西交往的要道D.罗马帝国与汉朝有直接的经贸交流
2024-04-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四)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2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诸侯贵族B.增加国家税收C.实现民族交融D.削弱王国势力
2024-01-25更新 | 105次组卷 | 5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太原市师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3 . 汉武帝时,在全国置十三州,每州派刺史一人。刺史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主要监察郡守、强宗豪右和诸侯王。这表明汉武帝(     
A.旨在整顿官僚队伍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扩大汉朝疆域范围D.意图提升行政效率
4 . 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利于加强皇权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2023-10-24更新 | 435次组卷 | 10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结束了宰相制度B.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C.是西汉衰落的根源D.有助于加强皇权专制
6 . 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地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D.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
7 . 秦朝实行郡县制,推行“焚书坑儒”;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采用“黄老之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采纳“独尊儒术”。材料表明秦朝至西汉中期(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B.封建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
C.封建的专制集权统治持续强化D.中华文明的版图初步奠定
2023-08-30更新 | 807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8 . 西汉丝绸之路初通时,丝绸之路咽喉要地河西地区还是“习俗颇殊,地广民稀”,到东汉初年,河西地区已是“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股富”。这可以用来说明(     
A.河西地区的民族交融明显发展B.丝绸之路见证了不同文明的激烈碰撞
C.经贸活动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D.丝绸之路保障了河西地区的和平稳定
2023-07-18更新 | 24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西汉初年,不仅王国内的群臣对诸侯王自称“臣”,朝廷官吏对诸侯王也自称“臣”。汉武帝时期,严禁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否则要被处以极刑。汉武帝这一规定意在(     
A.制衡丞相的权力B.构建以礼入法的体制
C.提高儒臣政治地位D.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
10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 ,史称“汉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汉高祖“惩亡秦孤立之败”,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 ,简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被哪位君主采纳,对儒学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