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封建专制统治的本质是人治,官吏的素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政策的实现水平。汉初选官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军功制;二是郎选制。军功制适应兼并统一战争形势的需要,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无法满足和平建设时期选拔管理人才的要求;郎官是皇帝身边的侍卫集团,他们内守门口,娴习“汉家故事”,有缺则可补授其他官职。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外,还有郡国不定期的举荐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人才需求的急迫,但也存在不完善,其重要的问题是个人在举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带有浓厚的个人好恶倾向。东汉中后期,由郡国每年向朝廷推荐的孝廉、茂才等人选,多从州郡属吏中产生,这为公卿大姓子弟的出仕和迁升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初和汉武帝时期的选官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2 . 丝绸之路是人类携手合作的创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一词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从历史上看,这条大道的建成并非一人之力,而是东西方众多先驱共同开拓的结果。……就陆道而言,西段的建设者应该上溯至亚历山大,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亲率3万精兵东征波斯,欧洲势力开始进驻亚洲腹部临近中国的地区……东段开拓者显然要数汉武帝的使者张骞。至东汉,政府经营西域,使者西行的路程远比张骞要长,其实际影响也比张骞要大。就在使者出使大秦后不久,也就是公元100年,“远国蒙奇兜勒(马其顿,时属罗马帝国)皆来归服,遣使贡献”。马其顿遣使打通中西间的直接交往。

——摘编自杨共乐《丝绸之路:人类携手合作的创举》

材料二   从贸易角度看,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美洲白银自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同菲律宾的马尼拉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这种远程贸易对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影响……中国商人、货物深入南洋群岛每个角落。这种盛况与江南市镇有着密切的联系,出口的生丝、丝绸主要来源于太湖流域的丝绸业市镇。

——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写出亚历山大开拓丝绸之路“西段”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简述两汉使者对丝绸之路“东段”开拓和延展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远程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并结合所学,写出经营“特殊的流通路线”的国家名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年)大约百年,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视,所以他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它每篇分上、下,约35000字,一共260章。

材料二   实际上汉代人在心目中已经把《孟子》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K尔雅》各置博士,其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盂昶令人楷书十ー经并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ー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时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孟子》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从此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孟子》简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与孟子的政治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重视的原因,并指出孟子传播儒学的方式。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在中国古代地位的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2021-11-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