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汉初诸侯王墓葬中随葬乐器相当丰富,如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编钟、编磬等共计138件;西汉晚期至东汉,诸侯王墓葬中礼制乐器骤减,仅山东济宁东汉任城孝王墓残存有做工粗糙的陶钮钟3件。这种变化反映了汉代(     
A.诸侯王政治地位的衰落B.儒家思想逐渐出现危机
C.政府强力抑制奢靡之风D.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朝代史实
秦朝在地方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
在北方修筑万里长城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设立西域都护府
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玄奘西行取经
元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行省制度
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
明朝重新修筑长城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率军进行抗倭斗争
清朝设立伊犁将军
郑成功收复台湾
来华传教士帮助清廷绘制全国地图
从材料中选取至少三个相互关联的史实组成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写明主题,史论结合,阐述充分,表述清晰。)
2023-11-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3 . 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在祁连山下设立五个属国;公元前121年至公元前111年间,又先后在河西走廊建立四郡,从敦煌向西至盐泽(今罗布泊)修筑很多烽燧;至公元前60年,迫使匈奴基本退出西域。这些举措(     
A.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B.为丝路贸易提供了一定保障
C.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特点D.确保了北部边疆的政治稳定
4 . 考古工作者在河套地区的汉代朔方郡附近墓葬中发现了中原汉墓中常见的陶制猪圈、鸡舍、配有辘护和小水斗的水井和博山炉等;对人骨的稳定同位素测试反映出当地的粮食种植种类以粟和黍为主。上述考古发现可以支持的论题是(     
A.“农耕文明的拓展”B.“民族融合的初现”
C.“南北物种的交流”D.“区域经济的协同”
2023-10-11更新 | 358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西汉废帝刘贺的墓中出土了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竹简,还发现了画有孔子像的双折式“孔子屏风”,这些实物是其“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图史自镜”之物。这一现象反映了(     
A.儒学对皇权具有一定约束B.社会主流文化的深刻影响
C.墓主人生前注重道德修养D.儒家思想开始走向正统化
2023-08-29更新 | 286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第五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

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
2023-07-10更新 | 2483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汉武帝下诏曰“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次年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又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代田法。这些做法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黄老无为思想的影响扩大B.工商业发展影响了农业生产
C.长期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D.丞相权力过大威胁专制皇权
2023-05-23更新 | 637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古语云:“天垂象,圣人则之。”汉代,天人感应、阴阳灾异思潮广泛流行,天文学的观测和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据此可知,汉代天文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集权政治的需要B.农耕经济的发展
C.气象物候的变化D.学术争鸣的活跃
9 . 战国以来,盐铁私营,造就大批富商巨贾。西汉前期,盐铁业主是土地兼并队伍的重要成员。元狩三年,汉武帝接受御史大夫张汤建议,由国家在出产盐铁的郡国设立盐铁官,统一负责盐铁生产和销售,从而使盐铁之入归于国库。汉武帝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A.抑制土地兼并B.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C.加强中央集权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023-05-01更新 | 266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第一、二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4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考题)-天津专用
10 . 先秦时期地理著作对中国西部边缘的记述有“弱水”“昆仑”“流沙”等地名,这些地名源于神话和传说,没有确切的地理指向。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后,这些地名的定位日益明确;《汉书·地理志》可见金城郡临羌县有“弱水、昆仑山祠”,敦煌郡广至县有“昆仑障”。张掖郡居延县条载:“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这表明西汉时期(     
A.疆土版图意识增强B.华夏民族认同加强
C.汉文化向边疆辐射D.丝绸之路促进交流
2023-03-11更新 | 919次组卷 | 18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