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据居延(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汉简记载,汉代边防部队中从事耕作和兴修水利的士兵分别称为“田卒”和“河渠卒”。罗布泊出土的汉简中也有关于汉代戍卒从事农耕的记录。这可用来说明汉代(     
A.修建长城的必要性B.西北边疆得到开发
C.北方农耕已经普及D.民族关系较为融洽
2 . 如图是山东临沂白庄汉墓出土的乐舞迎宾图,图中可见一头戴飘带高帽、鼻梁高挺、身着短袴的胡人舞者,双手持股鼓欲意击鼓,其前面还有一名汉人长袖舞者倒立。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汉代(     

A.胡汉文化交融趋势凸显B.西域的风俗与中原渐趋一致
C.对外交往范围不断扩大D.对外艺术交流形式丰富多元
3 . 1971年,在呼和浩特发掘的汉壁画墓中有女子采桑图;1972年,嘉峪关东四十里的戈壁滩上东汉砖墓内亦有大量反映蚕桑、丝绢及纺织工具的彩绘壁画。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汉代(  )
A.西北地区的蚕丝业有所发展B.河西走廊是丝绸西传的通道
C.对西北边疆的经营管理加强D.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模式趋同
4 . 北京清河镇附近曾发现汉代铁器遗址,其中出土的铁器有锄、铲等农具,刀、剑、戟等兵器,也有镜、剪等日常用具。该发现表明汉代(       
A.冶铁行业门类较多B.官营手工业日渐发达
C.民营冶铁业遭排挤D.冶铁技术有显著进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代出土的丝织品按织物组织分类有平纹组织的纱、绢、缣等,有绞经组织的素罗和花罗,有斜纹组织显花的绮、锦、绒圈锦,这些丝织品在当时世界独树一帜。这表明汉代(     
A.具备开辟“丝绸之路”的条件B.丝织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
C.政府对商业政策作了极大调整D.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并迅速发展
6 . 汉文帝时,政府通过富商主导流通,允许地方诸侯王铸造钱币;汉武帝时,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旧币一律废罢,并责令各郡国将以前所铸的钱一律销毁。这一变化反映了(     
A.商人的地位开始下降B.农民的赋役负担缓解
C.国家对经济控制加强D.义利观得到根本改变
7 . 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划天下为九州、五服,形塑一个华夷五方,而又归一的政治模式。汉武帝时中央划全国为十三部州,其中好几个州均以《禹贡》中传说的州名命名。反映了当时(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B.大一统思想的延续和发展
C.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异变D.征服四夷实现统一的愿望
8 . 王文剑在《分割的迷局》一文中指出:“皇帝不用直接出手,一纸命令就把诸侯国分成若干个小诸侯国,看起来还是“施惠”……而按照汉朝制度规定,侯国要归郡守管理,从此这片土地就直接从诸侯国里被划进中央直辖地了。”在这里作者描述的是皇帝
A.采取武力平乱B.实行推恩令C.设立封国D.重用尚书令
9 . 西汉末年,孙宝为益州刺史时,亲自进入山谷,晓谕盗贼,希望他们弃恶从善,改邪归正,自首者可回乡种田。根据《春秋》的宗旨,首恶者应当受到惩处,孙宝犯矫制罪,理当治罪,然而当地吏民却上书为其辩护,朝廷不仅赦免其罪,反而加官赏赐。这说明当时
A.刺史的权力出现了异化B.官员考核取决于社会舆论
C.仁政理念开始深入人心D.外来文明冲击了正统思想
2022-04-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唐宋年间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它体现在政权形态、经济文化、边疆关系等各个方面。下列有关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指南针已经应用于航海               ②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③瓷器是外销的重要商品               ④辽、西夏并起客观上推动了它的繁荣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