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国家的职能是国家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封建国家的统治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对劳动人口的编制;二是施行平籴、和买等调剂社会经济的政策,但主要是对人民进行剥削,赋税、专卖和货币都是重要的剥削手段;三是组织军队用于保卫统治集团和统治阶级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四是树立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体系;五是监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根据材料,选取中国古代任一朝代,围绕“国家统治职能”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包含所选朝代,并至少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 . [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

材料   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的缘起、发展,形成丝绸之路多种混合型文化内涵,阐释丝绸之路的文化就是阐释中华民族多样性人文性格。有学者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点,在丝绸之路上跨越两千年的交流交往交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丝绸之路精神是对中华文明内涵的最好诠释”。

——摘编自来永红《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探讨》

请以“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1-20更新 | 255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师苑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准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221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今天中国的广西、云南等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方都在秦朝统一政权管辖下,并设有郡县加以统治。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继承秦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更加强大。汉朝在西域(汉朝以后对今中国甘肃敦煌以西地区的总称)置都护府,增设17郡统辖四周各民族,形成了包括今天新疆各族人民先民在内的疆域宽广的国家……经过秦朝的开创、汉朝的巩固与发展,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此奠定。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目录(部分)章节引言(节选)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中国文化终于涌现了。华夏文明体系逐渐明朗成形。
第三章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中国开始蜕变,从中原的中国不断向四周扩展,成为中国本部的中国。
第四章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中国又跨步向前,晋身为东亚的中国。
第五章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中国文明更进一步扩大到东亚以外。面对其他文明的挑战,冲突和融合是最常上演的戏码。
第六章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中国全盘进入了世界秩序。
第七章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相对于快速发展的西方,进入世界体系后的中国,发展过于缓慢。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选择一个时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要求:选择的时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民族性是指各民族具有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文化,而不是说每个民族只有一种统一的文化;任何文化都属于一定的时代,表现为各个民族文化的社会制约性和历史性,表明的是这种文化产生的必然性和何以如此的原因;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中文化的人都属于一定阶级。

——摘编自陈先达《论文化与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1-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1年版的《中华历史通览》丛书把中国古代史分为12个阶段,分别端写了12本书,下表节选了部分阶段及对应的书名:

阶段

上古秦代卷

魏晋卷

南北朝卷

隋代卷

书名

《文明曙光》

《治乱嬗替》

《南北分治》

《大河滚滚》

阶段

唐代卷

五代十国卷

辽夏金卷

元代卷

书名

《流金岁月》

《乱世风云》

《塞北三朝》

《大漠烟尘》

请根据书名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历史阶段,概述其历史阶段特征。(要求:确定阶段,概述特征、形成结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与政协委员共商国是中提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阐述这一观点。
2023-10-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政协委员共商国是并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曾如此表示。放眼中国历史,不乏通过制度创新变危机为新机的例子,下图所示即为唐末五代以来的变局与宋代有鉴于此开创新局的生动案例。

          


选择另一个历史时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这一时期的中国是怎样“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要求:选择的历史时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夏的统治中心大概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商朝的疆域有所扩大,大概在今天的河北、河南、山西交界的地方。周朝疆域北至辽宁,南达长江以南,西抵甘肃东部,东至海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疆域的面积大大超过了前代,其疆域范围是我国历代疆域的核心区。汉武帝时期西汉越来越强大了,在东南、东北、西北方向上版图都有所扩大,西域36国全归中国版图,一个伟大的统一的封建国家已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摘编自李布《试论我国疆域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先秦至汉代的中国疆域的变迁”,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阶段的信息,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正是由于这些交流,儒家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文化都在向外扩散。

根据材料并结合文明交往的方式举两例,并说明理由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4-13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双新”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