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C.尊崇儒术D.张骞通西域
2024-03-22更新 | 142次组卷 | 28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古代经济的发展具备不同时代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与宋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综合各种资料基础上对中国人口的估计是:1500年为1.25亿(保守估计为1亿);1750年为2.7亿(保守估计为2.07亿);1800年为3.45亿(保守估计为3.15亿);在17世纪初,出现了一些大城市,如南京达到100万人口,北京超过60万人口。到1800年,广州与邻近的佛山加起来,有150万人口。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三   中国的封建专制皇权则恰恰相反,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统治者对世界形势懵然不知,当葡萄牙人进入澳门时,他们仍处之泰然,丝毫没有感到这是处于重大转折中的西方殖民力量伸入东方繁荣第一个触角。中国的私人海外贸易既然得不到政府的保护而未能充分发展,也就不能通过海外贸易而积累足够的货币资本,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比较汉代和宋代丝绸之路路线的不同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中表现出了哪些历史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私人海外贸易得不到充分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022-08-18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根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线索,示意图中的“?”应是(     
A.郡国并行B.刺史C.中外朝D.节度使
4 . 示意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历史现象。对如图所示“推恩令”的作用解释准确的是


汉武帝时,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A.加速了国家分裂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增强了诸侯势力D.扩大了王国疆域
2022-02-1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是我国古代富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材料二




(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情况作出历史解释。
(2)指出材料二示意图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对研究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2022-01-1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主要路线示意图。据此判断
A.世界发展呈现多元一体B.亚欧大陆交通畅通无阻
C.交往交流促进文明发展D.世界各地区连成了一体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麦哲伦环球探险航线示意图
根据两幅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10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材料三   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达到了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功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