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辛勤的小农所从事的生产使汉帝国的粮食储备极为丰盛。与此相反,罗马帝国居民的粮食有三分之一来自埃及。与汉帝国相比,罗马的城市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在政治机制上,汉帝国的国家机器靠庞大的官僚机构来运转。从中央到地方,皇帝的触角可伸至每个角落。罗马帝国由元首(皇帝)和元老院治理,其统治中心实际上只限于罗马本土。意大利半岛以外的行省基本上呈半独立状态。他们有各自的议事会、军团和城市自治权,和帝国机器的运转很难同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汉民族强烈爱国意识的写照。罗马公民对国家政治不太过问,关心的是个体,是自己的冒险和发财。

——摘编自张齐政《也谈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兼与汉帝国比较》

材料二   235285年,“罗马前后更迭二十六位皇帝,废立皆决定于军队”,甚至出现了“三十僭主”的分裂局面,军队哗变,各地区割地自据。自4世纪中叶开始,罗马帝国内部奴隶反抗斗争不断,帝国外部大批蛮族入侵,两股力量里应外合冲击着帝国的统治。瘟疫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直接导致罗马军队参军人数的下降,面对源源不断的外族入侵,罗马军队不得已征召了大量的蛮族雇佣兵,从而使罗马军队的蛮族化程度加深,这间接导致了罗马政治局势的动荡。在大灾难面前,人显得十分渺小与无助,人们开始逐渐丧失对皇帝的信任。再加上罗马人自身的传统民族精神随着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大而逐渐弱化,在这种情况下,罗马人民的社会道德体系逐渐崩塌。

——据邢国峰《蛮族入侵与罗马帝国的衰亡》整理

材料三   在对匈奴的斗争中,汉帝国文武兼备,通过武力征伐基本上解除了匈奴的威胁;通过政治联盟和文化渗透,很好地配合了军事斗争。西汉统治者综合运用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运筹帷幄,制定并成功实施了一整套战略,最终实现了北拓边疆的战略目标。

——摘编自张韶梅《西汉北拓边疆战略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帝国与罗马帝国在国情上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浅谈外来侵略对罗马帝国与汉帝国的影响。
2022-05-02更新 | 749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题汇编—专题09希腊罗马的辉煌
2 . 汉武帝以贤良、孝廉作为选官的原则,但也重用“治人理事”的文吏。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取儒生者,必轨德立化者也;取文吏者,必优事理乱者也。”这说明汉代
A.儒学确立独尊地位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治国理政注重务实D.百家思想走向融合
3 . 据《汉书》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统计,汉武帝时期,前后任用了十三任丞相,但没有一任丞相的才干和威望足以与武帝抗衡,或与武帝在政治上发生过尖锐的冲突。然而,汉武帝却重用尚书令、侍中等,将他们组成内朝,辅助决策。由此可见,汉武帝设立内朝意在
A.缓和君相之间的矛盾B.提高治国理政效率
C.扩大官僚政治的基础D.完善中枢权力机构
4 . 《汉书》载:“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汉使采蒲陶(葡萄)、目宿(苜蓿)种归。”《大唐西域记》记述:公元1世纪时,桃在印度被命名为“至那果”,意即“中国果”。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中华文化优秀B.汉初国力强盛C.民族关系融洽D.丝绸之路开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诸侯相,统领百官,汉初多由功臣担任。文景时期,多选宽厚长者任诸侯相;汉武帝后,众多儒生被选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和内史等官职,“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上述变化反映出,西汉(       
A.注重推进移风易俗B.行政中枢权力转移
C.主流治国理念变动D.郡国并行体制完善
2022-04-26更新 | 941次组卷 | 36卷引用:专题02秦汉时期-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6 . 下表为汉武帝铸币制度调整表,该制度调整(       

年份

铸币重量

相关规制

公元前118年(武帝元狩5年)

废三铢钱,铸五铢钱

钱文首创“五铢”,令郡国铸造。

公元前115年(武帝元鼎2年)

铸赤仄钱,一枚当5个普通五铢钱

令京师造,国家赋税收入均使用此钱。

公元前113年(武帝元鼎4年)

铸造五铢钱。标准重量3.26克,实测3.10克。

钱文“五铢”,重如其文。将郡国铸币权收归中央,专令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制度建立。

A.平抑了汉初的物价飞涨B.契合了积极有为的时代主题
C.强化了货币的经济功能D.加剧了地区间经济的不平衡
2022-04-24更新 | 744次组卷 | 17卷引用:5月17日——中国古代史知识体系整合-2022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7 . 邮驿是古代中国驿道系统机构设置的统称,包括邮、亭、驿、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恢数使,为楼兰所苦,言天子,天子发兵令恢佐破奴击破之,封恢为浩侯。于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

——(汉)司马迁《史记》卷123《大宛列传》

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96《西域传上》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汉代河西邮驿的设置进行相关解读。
2022-04-15更新 | 706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2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专用)
8 . 《汉书·张骞传》记载,元狩四年张骞出使西域时,汉武帝批准带“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永元)六年,班超复击破焉耆,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濒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由此可知,两汉时
A.政府保证丝路畅通B.外贸以西北丝路为主
C.政府推动丝路交流D.中外经贸往来频繁
2022-04-15更新 | 893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03讲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9 . 汉初,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悬殊,中央财政薄弱。汉中央将权力适度下放,令诸侯“掌治其国”,“各务自拊循其民”,调动了王国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汉初,这一举措
A.大大削弱了中央集权B.体现无为而治的思想
C.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D.加剧了国家财政困难
2022-03-30更新 | 414次组卷 | 8卷引用:押全国卷25题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10 . 汉代人对祥瑞的信仰可以说既强烈又普遍,他们相信在日常用品和衣服上描画祥瑞图像可以引出真的祥瑞,如此,祥瑞装饰之普遍也就不足为怪了。汉画像石中最常见的祥瑞图像有凤凰、神鼎、玉兔、麒麟及四灵图像等。这些画像
A.彰显了民众生活的富足状态B.反映了天人感应的社会影响
C.显示了重文抑武的治国理念D.宣扬了天意与人事间的互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