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中央政府都非常重视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王朝对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采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措施;对南方诸族则采取了郡县制和羁縻统治并行、“毋赋税”等政策。

——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和边疆治理》

材料二:下图为清朝疆域图(1820年)


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空喊着民族主义,其理论也只有一个框架,没有形成自己的完整的一套民族理论体系,所制定的民族政策,由于内战、抗日战争等原因也多数未能具体实施。……国民政府在某种程度地继承了孙中山的民族思想,……但其阶级本性又在民族政策的具体实践、理论发展等过程中最终背弃了孙中山的民族思想,最终连同自身走向灭亡,总体来看,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族政策存在着严重缺陷。

——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治理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策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开疆拓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族政策存在严重缺陷的表现,并谈谈正确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认识。
2022-03-25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观-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2 . 如表为汉代史书中有关朝廷处理侯王借贷问题的部分记载。从中可以看出汉代
记述出处
汉文帝前元四年,河阳侯陈信“坐不偿人责(债)过六月,夺侯,国除”《史记·高祖功臣者年表》
汉武帝元鼎元年,旁光侯刘殷“坐货子钱不占租(交纳租税),取息过律,会赦,免”《汉书·王子侯表》
汉咸帝建始四年,陵乡侯刘诉“坐……—货谷息过律免”《汉书·王子侯表》
A.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B.经济手段是解决侯国问题的主要方式
C.政府重视规范社会上借贷行为D.严厉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缓解土地兼并
2022-03-22更新 | 1139次组卷 | 20卷引用:三轮冲刺卷0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3 .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抑制商业发展的强制性措施使很多经营借贷资本的商人开始将钱投向土地,致使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封建地主庄园逐渐发展起来,许多庄园主又将经营高利贷作为其庄园经营的重要方式。这一状况
A.协调了工农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B.导致了农业经营模式发生改变
C.一定程度动摇了国家的统治基础D.促进中原地区经济重心的形成
4 . 汉武帝时期,制定了民间车辆的课税标准。一匹“马力”的民用车和商业用车,每两千钱中分别交税一百二十个、二百四十个大钱。按这个比例算,车越豪华,交税越高。该政策
A.反映出交通状况的恶化B.提高了赋税征收的标准
C.意在限制社会奢侈风气D.保障了政府的财政需求
2022-03-15更新 | 24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1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与税收制度-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5 . 汉武帝时,一方面广泛征召儒生们到中央和地方任职,另一方面又重用被称为“酷吏”的法术之士;还出现了儒生多习法律,酷吏缘饰儒术的新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B.无为而治理念的废止
C.儒家法家之争的终结D.儒法并重方略的推行
2022-03-14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高频考点16汉代儒学-【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一辑)(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武帝在位54年,先后任用13位丞相,其中有6位因犯罪被杀或自杀。汉武帝明知石庆担任丞相不免尸位素餐之讥,但是当石庆借口关东地区遭遇天灾而引咎辞职时,他却勃然大怒,严加斥责,迫使石庆照旧任职。这一现象
A.揭示了相权与皇权严重对立B.体现了加强专制的政治目的
C.说明了汉武帝个人性格暴虐D.反映了丞相任用制度的缺陷
7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2022-02-28更新 | 8012次组卷 | 52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01 中国农耕文明的奠基和发展——先秦、秦汉-【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
8 .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从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都设立了驿亭,在轮台、渠犁(今新疆库尔勒)均有田卒数百人,由使者校尉领护。汉朝实行的屯田实边制度
A.是中国最早的屯田制B.具有军政合一特点
C.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D.旨在巩固扩大统一
2022-02-23更新 | 406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2秦汉时期-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和亲是指两个不同民,族政权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出于"为我所用"之目的所进行的联姻。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实行过和亲政策,汉唐两朝还留下了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的佳话。和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形成的一种新的独特文化。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政府于2006年创建"中国古代和亲文化馆",该馆位于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内,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以"和亲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

——据崔明德《和亲、和亲文化、和亲博物馆》


呼和浩特市创建的"中国古代和亲博物馆"蕴含了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启示。据材料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例清晰。)
2022-02-20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秦汉时期-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10 . 汉武帝为安抚蜀民劳怨,派遣司马相如先后两次使蜀。司马相如发布了著名的《喻巴蜀檄》《难蜀父老》,强调合格国家子民的要素,用国家理想感召民众。到汉武帝第二次开发西南夷时,蜀地人力物力的调发远大于第一次,但并没有蜀地民众造反抱怨。这说明当时
A.尊崇儒学推动民族文化交融B.蜀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深化
C.边疆开发贯彻了先秦仁政理念D.汉赋展现了大一统的恢弘气度
2022-02-19更新 | 615次组卷 | 5卷引用:押全国卷25题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