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23-24高一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东汉豪强地主占有了大量的土地。荀悦说“今豪民占田或至数百千顷”,仲长统也说豪强地主“膏田满野”,“田亩连于方国”。以此为基础,豪强地主不仅垄断了担任郡县曹掾佐吏的权力,而且可以由此升为政府中的高官。材料最能体现(     
A.土地兼并导致东汉衰落B.豪强地主经济实力强大
C.政府鼓励豪强土地兼并D.经济地位影响政治等级
2024-03-03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后汉书·百官志》载,“郡国盐官、铁官本属司农(九卿之一),(光武)中兴皆属郡县。……及洛阳市长、荥阳敖仓官,中兴皆属河南尹。”原先属于中央管辖的手工业机构,亦都交给地方管理,实行只征收赋税,不参与直接经营的政策,东汉的手工业政策(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B.有利于民营手工业发展
C.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024-02-06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籍评述汉末一人物:“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A.刘备B.孙权C.曹操D.刘秀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史料一   从元帝(刘奭)到孺子婴(公元前49—公元8年)时代是西汉晚期。这时贵族地主与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壮大,商人势力也重新兴起,土地兼并的问题日益严重。汉王朝陷入深沉的危机之中。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

史料二

   


[探究]
(1)据史料一分析,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两汉政权衰亡的关系如何?
(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汉中后期出现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局面的本质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汉光武帝巡幸鲁地时,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后来又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光武帝此举(     
A.表现出对山东的倚重B.体现了政府文化导向
C.实现了光武中兴局面D.掀起了民间向学之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后期,太学生联合世族官员结为“部党”,借助儒家伦理大肆营造舆论,开展反对宦官擅权的政治斗争,时称“党人清议”,最终遭到镇压。东汉时期的清议运动(     
A.塑造了清正的舆论环境B.折射出政坛的黑暗腐朽
C.客观上使外戚势力崛起D.凸显了儒学的教化功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C.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2023-06-21更新 | 7189次组卷 | 4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陈胜吴广起义和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农民起义。这两次起义的共同点是(     
A.藩镇割据造成社会动荡B.自然灾害严重导致民不聊生
C.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D.建立了农民阶级领导的新政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光武帝刘秀“罢州牧置刺史”,刺史基本恢复了监察官职能;中平五年(188年),为镇压人民反抗,汉灵帝“罢刺史置州牧”,刺史又转变为拥有军政大权的州牧。刺史职能的转变表明(     
A.地方行政效率得到提高B.监察制度趋于军事化
C.国家行政结构不断完善D.官吏设置注重实用性
2023-06-08更新 | 952次组卷 | 7卷引用: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之东汉的兴衰·随堂练习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汉时期,孝廉虽来自郡国察举,而其时郡国所举,类多办职俗吏。但和帝、安帝时出现了“儒学陵替”“博士依席不讲”“学舍颓敝”。西汉孝廉本是以德取人的,东汉初年却实行了“授试以职”之法,强化了对吏能功绩的考查,强调循名责实、倚重法律。上述现象表明东汉初(     
A.新型官吏选拔制度的形成B.豪强地主势力影响政局稳定
C.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了挑战D.出现儒法与儒吏合流的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