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古代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西汉时,江南地区还处于地广人稀、农业落后的状况。但到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期的四石升至东汉时期的约六石。据考古资料显示,湖南、江西等地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陶罐、陶仓等物品。江南郡县明显增多,垦田多辟,耕地面积扩大。广大农民辛勤耕作、农业劳动力资源增加、汉越民族交融和共同开发、相对较好的自然条件以及铁农具广泛使用,成为此时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水平仍远低于北方,但还是为后来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作了一定的准备。

——摘编自夏时华《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若干原因探述》

材料二北宋立国后,太祖、太宗及其继承者通过强化地方官员劝农督导职责、推广优良品种废除苛捐杂税等措施重点发展东南经济,这促使当地农业飞速发展。随着麦、粟等旱地作物在南方的推广,东南“专种粳稻”的种植制度得以改变,农作物种植范围得到扩大。东南地区农民利用平原、丘陵山区的各种不同地理条件,开辟出经济作物的专业经营区域。因东南地区民田十之八九种稻,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从而使水稻的总产量超过了粟、麦而跃居全国首位。

——摘编自叶依能《宋代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农业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东汉相比,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和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年,三辅地区(今关中平原一带)和三河地区(俗称关东或“山东”,崤山以东黄河流域一带)户口统计表,据此推知东汉时期
汉平帝元始二年汉顺帝永和五年
人口人口
三辅地区(关中)6471802436360107741523860
三河地区(关东)75458627702884617992383188
三河与三辅比率%116.6154.8428.6454.9

(注:以三辅地区为100)

——据《汉书•地理志下》与《续汉书•郡国志一》记载

A.政府重视发展山东经济B.经济中心逐渐东移
C.大量人口由西往东迁移D.豪强地主经济发展
2021-05-24更新 | 38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籍评述汉末一人物:“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A.刘备B.孙权C.曹操D.刘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农民“无立锥之地”;王莽改制,加重掠夺,致使农民倾家荡产,绿林赤眉应时而起;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毒害、敲诈百姓,“民不堪命,纷纷起义”。据此可知
A.两汉农民起义原因完全相同B.两汉农民阶级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C.统治阶级激进改革激起民变D.农民起义根源在于阶级矛盾激化
2021-11-16更新 | 329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光武帝时期基本沿用西汉的郡国并行制,郡、王国是一级行政区。郡的最高长官直接掌管一郡政务,由中央任命;王国最高长官称相,代替藩王管理国内事务,也由中央直接任命。这一做法的出发点是(     
A.削弱王国侯国地方势力B.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C.确立君主独揽大权意识D.吸收秦朝灭亡教训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125年冬天,洛阳暴发了大疫,朝廷在十二月的诏书中说是因为“阴阳不和”导致“疫疠为灾。”第二年即公元126年正月甲寅诏中又说:“奸慝缘间,人庶怨读,上干和气,疫疠为灾。”……“冬十月丁亥,司徒朱伥以疾疫罢”,企图以此达到消弭疫灾的目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祖亮主编《中国灾害通史·秦汉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疫灾分布的时空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汉代疫灾应对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代,官员可以不经正常公文处理程序,直接向皇帝上报秘密奏章,奏章则由皇帝本人或皇帝所指定的人开阅处理,史称“上封事”。比如汉光武帝曾下诏,“百僚并上封事,无有隐讳;有司修职,务遵法度”。据此分析,“上封事”(     
A.强化了对基层机构的控制B.体现了严刑峻法治国理念
C.利于强化君主的集权统治D.保障了政令的传达和效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下表是关于汉代名人的记载,由此来看,汉代(     
记载内容
《汉书·匡张孔马传》汉成帝丞相张禹“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灌溉,极膏腴上价。”
《后汉书·阴识传》西汉末年阴识“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
《后汉书·刘隆传》“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
《后汉书·樊宏传》“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

A.庄园经济开始出现B.小农经济受到冲击
C.普遍重视兴修水利D.官僚地主割据一方
2023-01-2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山东专用)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光武帝指出“天地之性以人为贵”,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虐待奴婢者要依法惩办。并多次下诏,大量放免奴婢为庶人,流民多返乡里。这一措施(     
A.推动了经济发展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废除了奴婢制度D.践行了民主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