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2022·河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西汉文景时期,全国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占人口总数的90%以上。到东汉后期,佃农﹑依附农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以上,而自耕农的数量则不会超过75%。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现象加剧B.土地私有制度发展
C.人口数量急剧膨胀D.地主庄园经济出现
2024-02-25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B卷
2 . 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实则是将今文经学正式列为官学,但经学内部各派的斗争不断,东汉章帝召开的白虎观会议采取了调和折衷的立场,并积极利用古文经学、谶纬神学的思想成果对今文经学加以改造,以期建立起统一的经学体系。这反映出汉代(       
A.儒学开始确立正统地位B.统治者注重强化思想控制
C.治国思想的多元化特征D.教育的规模得到不断扩大
2023-02-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光武帝刘秀重视争取民心,以“柔道”治天下。同时,却以铁腕治吏,即使是尚书、三公,一旦有过错,也常被拖到皇帝面前捶扑鞭打,毫无体面可言。刘秀的这些做法(     
A.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B.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
C.造成诸侯国势力膨胀D.加剧了外戚宦官专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曾“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但遣往州郡的官员核垦田时普遍遇到阻挠,故检验工作未能完成。此后东汉政府再未核验土地。这反映出当时(     
A.土地兼并得到遏制B.豪强地主势力强大
C.阶级矛盾异常尖锐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刘秀前后颁布六次释放奴婢、三次禁止虐杀奴婢的诏令,“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刘秀大规模地释放奴婢(     
A.抑制了土地兼并B.瓦解了封建等级秩序
C.减轻了国家负担D.有利于社会恢复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王朝在部分地区恢复封建形态,分封诸侯王国。汉景帝以后,王国的地位等同于郡。经西汉一代的变化,郡级政区(郡与国)数量与秦代相比大幅增加。西汉末年的郡国总数增至一百零三,共统辖一千五百八十七个县级政区,平均每个郡国的管理幅度为十五个县,也还算适宜。但是对中央政府而言,要直接管理百来个郡,这个范围却是太大了。因此汉武帝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了十四部,作为监察区。首都周围诸郡由司隶校尉部统辖,其他郡国则分属十三个刺史部,每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按六条规定检察地方长官的行为,但不管理地方的行政事务。刺史的品秩只有六百石,而郡太守的品秩却是二千石,“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这种以小官监察大官的制度行之颇为有效,郡太守大都能克尽厥职,奉公守法,汉宣帝因此甚至发出“与吾共此(指天下)者,非良二千石乎”的感叹。

——摘编自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

材料二   东汉初年,郡县设置并无变化,但两汉之际的战乱造成人口锐减,为紧缩行政开支,减少赋役负担,刘秀裁并四百多个县,并裁去郡都尉,将其职权合并于太守,使太守权力明显扩大。同时,刺史的权力也呈扩大趋势。西汉刺史作为皇帝耳目权势很大,此后其实权又不断扩大。东汉中后期因战事渐多,刺史常率兵出征,并利用兵权勾结地方豪强。

——摘编自赵炎才《中国传统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特征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地方行政制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汉以来地方行政改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因素。
2022-12-2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赵)普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上(宋太祖)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摘自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

“节镇太重,君弱臣强”是汉唐两代留下的最为惨痛和深重的历史教训,这一教训,如同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时刻警醒着赵宋君臣。

——摘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材料二在地方治理的中间环节的设置和管理上,赵宋王朝……创建了路制。每路设四个机构,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形成“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常平、茶盐则隶之提举,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的分工格局……四司互不统属,长官地位相侔,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和官员,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中央部门,办公地点也不在同一州内……所以,终两宋之世三百余年,中央始终能够维持政权统一和政局稳定,地方上没有出现足以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可以说,路级机构分权制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摘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用东汉末年、唐朝中期以后的相关史实论述“节镇太重,君弱臣强”留下的“最为惨痛和深重的历史教训”。
(2)在两宋三百余年的历史中,中央政权相对统一和稳定。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路级机构分权制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宋代地方治理上“分权制衡”做法被明、清所继承,结合明、清相关制度加以说明。
2022-12-2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秦汉经济 :_______________的确立期;严格执行____________政策时期   
(1)土地私有制确立,_____________频繁,_____________日趋明显,___________发展
(2)汉代田庄经济: A性质:______土地私有制B特点: ①________产物②____大(自耕小农vs地主),合作分工,自给自足③具有_____色彩,具有_____性④私人武装
C作用:维护社会___,但也容易形成地方___力量,后发展为豪强地主
2022-12-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3社会定型期—— 秦汉-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9 . 汉朝在政治制度上大体继承了秦朝,同时又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学习小组为了厘清这一过程,找到了如下几则材料。

材料一   三公称曰冢宰,王者待以殊敬,在舆为下,御坐为起,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汉典旧事,丞相所请,靡有不听。今之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

——范晔《后汉书》

材料二   武帝从贤良文学或上书言事的人当中,先后拔用了严助等人,在他们的本职以外,另给侍中、常侍等加官,让他们出入禁省,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与大政……武帝还用宦官为中书,掌尚书之职,比用士人更为得心应手。这些人在皇帝左右,逐渐在宫内形成一个决策的机构。

——吕思勉《秦汉史》

材料三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名,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指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范晔《后汉书》

注:《后汉书》为南朝宋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述东汉史事的史书。吕思勉编写的《秦汉史》成书于1947年。

1.根据三则材料,概括从西汉到东汉这一时期丞相与尚书的地位的变化过程。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2022-12-0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光武帝指出“天地之性以人为贵”,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虐待奴婢者要依法惩办。并多次下诏,大量放免奴婢为庶人,流民多返乡里。这一措施(     
A.推动了经济发展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废除了奴婢制度D.践行了民主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