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赵过选择能工巧匠制作新田器,然后通知各郡派所属县令、地方农官和老农到京城参观、学习,使之在各地推广应用。汉成帝时,氾胜之担任“议郎”,“教田三辅(京城附近)”,他还总结当时农业生产经验,写成农书《氾胜之书》。北魏人贾思勰总结历代经验,写成《齐民要术》。唐朝时,政府大力在南方推行稻麦复种制。宋太祖任命何承矩为河北沿边屯田使,他在河北一带试种水稻并取得成功,水稻种植在北方得到推广。元代永丰(在今江西)县尹王祯在任内推广植棉,总结群众经验写成《农书》。

——摘编自王文玺《世界农业推广之研究》

材料二   从19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通过翻译外国农业著作,聘请外国农业教员,选派学农留学生,以及引进农业科学技术和实物成果等多种途径,推动了我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和推广事业的发展。清末在发展近代农业科学技术事业上,主要是兴办农务学堂和创办农事试验场。到1909年,全国共兴办高等农业学堂5所,中等农业学堂31所,学堂体制和教学内容大多仿照日本。第一所综合性的农事试验场是1902年在保定设立的直隶农事试验场,辛亥革命前各地已建农业试验机构20余处。

——摘编自朱宏斌等《和而不同:历史时期域外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古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我国古代和晚清时期农业技术推广的异同,并分析其不同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21-22高一上·上海浦东新·期中
名校

2 . 2016年,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桊简为秦史研究提供了新史料,秦二世胡亥究竞是密谋还是奉诏即位,再次引起学界关注。为探讨史事真相,篙研读收集到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12年,始皇下令“坑儒”,扶苏(始皇长子)进谅,被斥至上郡做监军.公元前210年,始皇病危,下令扶苏回咸阳,令未发始皇便卒于沙丘。胡亥、李斯等篡改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为太子。

——改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始皇帝驾崩,天下百姓悲痛万分,(公元前209年)联(胡亥)奉始皇帝遗诏即位,改元更新。

--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

材料三:始皇东巡卒于沙丘。此前,长子扶苏先已谪罚到上郡做监军,当时政治上的惯例,太子是不出京城、不做军队中事务的。扶苏被派到军队中做监军,就表示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假造诏书等事不足信。

——改编吕思勉《秦汉史》(1944年)

1.材料一的出处,司马迁的《史记》成书于(     
A.西汉             B.东汉             C.蜀汉             D.成汉
2.区分材料性质:上述材料中源于传世文献的是①________,源于考古实物的是②_______,源于后世史家著述的是③_______(填写材料编号)
3.梳理材料脉络:按时序列出材料中“二世即位”的关键信息。

4.辨析上述材料,判断其分别支持“即位说”还是“篡位说”。
5.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二世即位”之谜?说明理由。
2022-11-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西汉末年,小篆书写的古文经多为民间学者私相传习,不被重视,认为孔子只是对前代文化进行保存,“述而不作”;而当时备受推崇的是隶书书写今文经,认为孔子借经典“微言大义”、“托古改制”。这是因为 (     
A.隶书字体更好辨认B.孔子地位更受尊崇
C.儒学权威受到挑战D.现实政治迫切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80年代,在甘肃天水发现一张西汉初年的地图,这张残图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质软而薄、出土时呈淡黄色,后来逐渐变成了灰色。纸平整光洲,用黑色细线绘出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这张地图的发现说明
A.甘肃天水是丝绸之路的起点B.西汉时期我国已出现造纸术
C.蔡伦生活的年代史书记载有误D.西汉时期纸的使用较普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汉末已出现纸的雏形,用飘絮时积留在箔上的残丝制成,但价格仍贵,难以大量使用;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进一步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之类低成本原料造纸成功,纸的使用逐渐普及。据此可知当时(     
A.文化发展推动技术革新B.技术革新蕴含了经济原理
C.新的书写材料完全普及D.技术革新易造成环境污染
2022-02-16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三中、滕州一中、枣庄十六中等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关于《史记》的史料来源,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曾说:“余尝西至崆峒,北至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在《儒林列传》中曾说:“余读功令(国家对学者考核和录用的法规)”;在《项羽本纪》中又说:“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A.司马迁主要通过文献查阅史料B.司马迁通过实地考察获取史料
C.《史记》选择史料有多种来源D.《史记》的史料记述来自见闻
2021-12-3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7 . 秦汉时期的思想家全力以赴地弘扬“六合同风,九州共贯”。这反映秦汉文化蕴含的时代精神是(     
A.“法治”B.“道法自然”C.“天人感应”D.“大一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甘肃额济纳河岸出土的公元2世纪的兰州伏龙纸“呈白色,纸面薄厚均匀,绵软坚韧,近似现代宣纸”。武威阜滩坡纸“较薄……相当于现在一般机制原稿纸(40克/平方米)”。这可用于佐证
A.蔡伦纸的产量极大B.东汉造纸技术较高
C.纸张的使用较普及D.东汉最早发明了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黄帝内经》成书晚于《史记》,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仅29个医学案例约1.1万字的内容,就与《黄帝内经》在征引医学文献名谓、医学术语、精气-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杂合以治”的治病理念等12个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上述现象认识准确的是
A.《史记》亦是医学巨著B.汉代的药物学成就突出
C.《黄帝内经》的继承性D.中医理论在汉初已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武帝时期,李延年在乐府中担任协律都尉时,为《汉郊祀歌》19章配乐,收编了张骞从西域 带回的《摩柯兜勒曲》的新声28解;司马相如也曾一面命使者采集南北各地的曲调歌谣,一面 选派辞赋文人为乐府作歌以配合歌唱。这些做法
A.使乐府诗开始体系化B.改变了乐府诗的颓势
C.为乐府诗注入新活力D.推动了乐府诗的西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