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酪类食品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食物。到魏晋时期,出身士族大家以豪奢著称的王济在招待从江南远来洛阳的客人陆机时曾指着羊酪炫耀其生活。据此可知(     
A.魏晋时期北方农业生产有所衰退B.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C.经济重心已经从中原逐渐南移D.长期战乱使魏晋士族生活不稳定
2023-05-29更新 | 781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晋时,大臣刘毅、卫璀针对当时普遍实行的选官“计资定品”的现象,提出了强烈的反对。他们主张恢复汉代乡举里选的旧制,得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赞赏。这一主张(     
A.强化了世家大族的选官特权B.有利于提升社会阶层流动性
C.降低了官吏任职的资历要求D.弱化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黄龙、赤乌、神风、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
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
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
2021-11-09更新 | 1959次组卷 | 3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自战国至于秦朝,多有向西北方向移民的历史记载。汉武帝时期,以西北为主要方向的大规模移民运动进入高潮。但自西汉末年起移民方向发生了由西北而东南的反方向转化的倾向。导致上述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政治中心发生转移B.气候条件变化
C.西北少数民族崛起D.南方经济发达
2022-03-05更新 | 904次组卷 | 3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司马懿卤城之战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汉晋春秋》
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晋书》
辛已,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王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首三千,懿还保营。《资治通鉴》
A.诸葛亮技高一筹击败司马懿B.蜀军魏军互有胜负最终魏军取胜
C.司马懿老谋深算且击败蜀军D.诸葛亮与司马懿进行了正面作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关于政权更迭,西晋刘颂认为是“天地之位始定,四海洗心整纲之会”。他还指出,魏晋更迭用“禅让”,未能“洗心整纲”,晋廷所依靠的仍是“先代功臣之胤,非其子孙,则其曾玄。”据此可知,刘颂意在强调魏晋“禅让”(     
A.助长了士族政治发展B.遏制了官僚集团腐败
C.实现了政权和平转移D.延续了前代治国经验
2024-05-21更新 | 3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历史学科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4~6世纪,内徙至中原地区的北方诸族,历来仰慕汉族礼仪文化。如匈奴首领刘渊,习读《易经》《尚书,尤好《左氏春秋》,至于孙吴兵法、先秦诸子,无不综览。鲜卑、氐和羌等民族也逐渐接受并使用汉语、汉文,以学习中原先进的礼仪制度和传统文化。这些现象的出现
A.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B.反映了游牧民族丰富了农耕文明
C.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D.表明北方地区民族交融进程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他采用马谡“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严明军纪,不许烧杀欺辱当地少数民族。诸葛亮和夷族酋帅孟获作战,七擒七纵,直到孟获心服口服地说“南人不复反矣”。局面平定后,“皆即其渠帅(首领)而用之”,不留兵不置官。以下对诸葛亮处理民族问题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取得了对于孙吴的军事优势   ②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民族政策
③促进了西南地区的民族交融   ④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统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