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魏晋时,史籍上多将东汉末年以来内迁至甘肃中西部的匈奴人称为“屠各”,而到西魏和北周后,“屠各”之名则多被刘、王、金等姓氏所取代。这一变化表明
A.对少数民族歧视现象消失B.各民族间的融合得到加强
C.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效D.内迁匈奴人被逐出了中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304年,匈奴人刘渊起兵反晋,宣称自己是“汉氏之甥,约为兄弟”,立国号为“汉”,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并声称“吾所欲除者,司马氏耳”。材料反映出西晋末年
A.匈奴族与汉族关系较好B.司马氏的统治已难以维系
C.民族交融趋势日益明显D.蜀汉政权的影响较为巨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三国时期,鱼豢著《魏略》记述“(氐族)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这一现象表明,氐人当时
A.已经完全以农耕生活为主B.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文化
C.生产以耕织和饲养相结合D.深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020-01-17更新 | 676次组卷 | 30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中唱到: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反映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历史纷争。结束这种局面的事件是
A.司马昭灭蜀B.司马炎代魏C.孙权称帝D.西晋灭吴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当今中国版图范围内,先秦时期共有战争661次(此从周平王东迁算起),平均每年约1.2次;秦汉时期有战争682次,平均每年1.6次;魏晋南北朝时战事最多,共有1677次,平均每年有4.6次;而隋唐五代时期,战事亦不少,共1411次;至宋辽金夏,战争只有620次;而元明时期,战争次数亦达千次以上。

——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

材料二   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九十万,占当时户政人口的六分之一,以江苏为最多,山东、安徽、四川、陕南、湖北等次之。……换言之,亦即晋永嘉以来,北方平均八人之中,有一人迁徙至南方。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一时期战争最为频繁?说明这一时期战乱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口南渡现象出现的原因,说明人口南渡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并为这组图片设计一个主题。
7 . 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朝代是
A.西晋、北周、北魏B.西晋、北魏、北周
C.北魏、西晋、北周D.北魏、北周、西晋
2019-11-13更新 | 454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207年作的《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们的共同理想是(  )
A.发展经济B.争权夺利
C.打败孙权D.统一中国
2019-11-06更新 | 330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B.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民族全部被汉族同化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2019-10-10更新 | 1173次组卷 | 30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上外附属宏达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A.大大削弱了豪族势力,推动了社会发展
B.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
C.结束了北方门阀制度,社会趋于安定
D.豪族趁机扩充实力,形成军阀混战
2019-08-24更新 | 926次组卷 | 45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金清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