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画像砖(石)艺术是战国晚期至宋元时期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们不仅是美术作品,也是记录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如图关于中原人民坐姿变化的画像反映出(     
A.绘画艺术逐渐走向成熟B.民族交融影响的双向性
C.儒家伦理道德的世俗化D.佛教盛行影响中原生活
2023-11-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湖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平吴战争结束后,晋武帝司马炎悉召群臣曰:“吴既平,上将为桃林华山之事(意即停止武备),息役弭兵,示天下以大安。诸州无事者罢其兵。”其意在(     
A.缓解冗兵问题B.加强中央集权统治C.彰显正统地位D.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2023-11-22更新 | 2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刘渊建汉时以汉朝的继承人自居;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健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反映了当时(     )
A.游牧文明意图取代农耕文明B.内迁民族均承认华夏共同祖先
C.五胡内迁导致汉文化的丧失D.华夏文化得到内迁民族的认同
2023-11-20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根据《三国志·魏书》等记载,220年曹操卒于洛阳,葬在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郊)。2009年,国家文物局审核了河南省安阳市高陵墓的考古发掘成果,最终认定高陵墓的墓主为曹操。以上确认高陵墓主为曹操的依据是(     
A.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B.家族族谱的记载
C.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D.安阳的悠久历史
2023-09-2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名民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②的特征是(     
A.早期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经济重心的南移D.君主专制的强化
2023-08-12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在评述西晋政治时说:“曹魏时代的高官们跟着司马氏祖孙一道迈入了晋代门槛,只要忠心耿耿,就可以禄位永保,世代相袭。父子、兄弟甚至整个家族的成员,源源不断地进入西晋政权。”由此可知,西晋(     
A.士族政治具有较强封闭性B.宗室贵族形成专权局面
C.国家政权被曹魏高官控制D.官僚队伍来源较为广泛
7 . 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尝言:“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倡导说汉语、改汉姓、易汉服。材料表明当时北方(     
A.汉匈和亲影响深远B.少数民族普遍汉化
C.统一条件逐渐成熟D.民族之间交融发展
8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如图中序号与政权对应错误的是(     
A.①——西晋B.②——东晋C.③——北朝D.④——北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反映了(     
A.民族差异的消失B.民族交融的发展C.民族习俗的趋同D.民族布局的改变
10 . 如图为我国某一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朝代是(     

A.北魏、西晋、北周B.西晋、前秦、后周
C.西晋、北魏、北周D.北魏、前秦、西晋
2023-04-16更新 | 257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江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