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晋末年中原战乱,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张轨(254年~314年)在保境安民的同时,“征九郡(含武威、张掖、酒泉等郡)胃子五百人,立学校,始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春秋行乡射之礼”,并规定崇文祭酒的地位仅次于刺史。这些举措(     
A.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B.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
C.推动了胡人内迁中原D.为西晋王朝开疆拓土
2024-05-06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晋书》中记载:“夏,帝将伐蜀,乃谋众曰:‘自定寿春已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略计取吴,作战船,通水道,当用千余万功,此十万人百数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湿,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由此可见(       
A.司马昭伐蜀中重视疫病的防治B.伐蜀对完成国家统一意义重大
C.应首先攻打蜀国但条件还不够成熟D.攻打吴国不在司马昭战略计划之列
2024-04-19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浙江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图1、图2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两个时期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说明(     

A.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B.民族迁徙促进江南开发
C.传统农耕经济渐趋衰退D.气候变迁导致牧强农弱
2024-04-18更新 | 27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西晋初年,晋武帝惩曹魏孤立之弊,大封同姓王,多达27人。这些王多担任都督诸军事和地方刺史,掌握军政大权。这一做法(       
A.壮大了门阀士族的力量B.实现了巩固统一的目的
C.改变了刺史的原有职能D.埋下了宗室动乱的隐患
2024-04-10更新 | 32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5 . 在三国至隋朝的几百年的时间里,黄河保持着长期安流的局面,其中见于记载的河溢现象只有几次,如果要考察这一时期长期安流局面出现的原因,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因素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时局B.古代治理水患技术的进步
C.政府对治理黄河水患的重视D.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
2024-04-02更新 | 87次组卷 | 12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从汉文帝十二年到王莽始建国三年的180年时间里,山陕峡谷流域和泾渭北洛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决溢了十次之多,其中五次导致改道,浸灌良田至十余万顷。魏晋十六国时代,黄河长期安流,多年无患。这主要是由于,魏晋十六国时期(       

A.北部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B.玄学主张任其自然并崇尚清谈
C.皇族与门阀世族协力共治D.铁农具开始使用推动水患治理
2024-03-2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嘉峪关魏晋墓群5、6号墓中有表现生产劳动内容的壁画,如采桑、放鹰、狩猎、牵驼等;嘉峪关3号墓壁画中有许多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图;在酒泉丁家闸5号墓(东晋时期墓葬)中发现的燕居行乐图中出现了属于龟兹乐器的腰鼓,西沟墓7号墓中有羌女送行图。这体现了(       
A.繁盛的少数民族经济
B.民族交融的高度发展
C.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D.丝绸之路沟通海内外
2024-03-24更新 | 20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曹魏张皇后被废一事,最早见于陈寿《三国志》,(嘉平六年二月)庚戌,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等谋废易大臣(司马师)……事觉,诸所连及者皆伏诛。辛亥,大赦。三月,废皇后张氏。宋代学者胡三省,则指出司马师弑后而非仅废后,并强调曹操杀汉后伏氏,而司马师杀魏后张氏,此不惟天道,亦操之有以教之也。清代学者黄恩彤亦认为:窃谓(曹)操第弑后耳,司马(师)则不止弑后,且弑帝矣。不惟司马(师)之恶浮于操,亦天恶曹瞒,假手司马(师)以倍其报也。清代学者洪亮吉则援引刘宋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子以佐证,一为当时大臣文钦给郭淮的书信,太傅(司马懿)既亡,然其子(司马)师继承父业,肆其虐暴,日月滋甚,放(废)主弑后,残戮忠良,包藏祸心,遂至篡弑。二为毌丘俭讨伐司马师时向朝廷的上书,故光禄大夫张缉,无罪而诛,夷其妻子,并及母后,逼恐至尊;并指出该志《孙峻传》中亦有(孙)仪等自杀,死者数十人,并及公主鲁育(正史确载其被杀)等相似内容。

——摘编自黄树林   曾庆环《胡三省司马师杀张后说探微》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学者赞同“司马师杀张后”说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研究历史问题时应该恪守的原则。
2024-03-21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9 . 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个区,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辖区内郡县吏治。吕布从刘备手中夺得徐州后,“自封为徐州刺史”。曹操在做东郡太守时,(鲍) 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该现象说明(     
A.刺史监察职能丧失B.刺史京官地方官化
C.专制权力严重削弱D.国家分裂日趋明显
2024-03-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晋灭亡以后,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大都采用了曹魏的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巩固、衰亡相伴始终。这反映出(     
A.胡汉之间文化差异的消失B.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C.九品中正制蕴含正统观念D.儒家治国理念发生巨大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