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其中,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下图中的哪一处(   )
A.①B.②C.③D.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304年,匈奴人刘渊起兵反晋,宣称自己是“汉氏之甥,约为兄弟”,立国号为“汉”,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并声称“吾所欲除者,司马氏耳”。材料反映出西晋末年
A.匈奴族与汉族关系较好B.司马氏的统治已难以维系
C.民族交融趋势日益明显D.蜀汉政权的影响较为巨大
4 . 如图,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出现了具有游牧民族饮食习惯的“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表明魏晋时期
A.畜牧业开始向南方扩展B.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
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稳定D.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交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该时期
A.民族交融的作用B.察举制的积极作用
C.江南经济发展超过北方D.有效打击士族势力
2020-10-15更新 | 320次组卷 | 25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据史书记载:“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文中的“帝”是指
A.司马昭B.司马炎C.刘渊D.苻坚
8 . 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以下表述属于“司马氏骨肉相残”产生的影响的是
①被西晋中央政府平定,重新巩固了政权   ②长期战乱,导致西晋从此衰落
③中原人口大量死亡   ④中原幸存者纷纷南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统一的西晋政权短命而亡,原因不包括
A.少数民族反抗剥削压迫的斗争B.八王之乱削弱了统治
C.内迁的匈奴贵族灭亡了西晋政权D.内迁的鲜卑贵族灭亡了西晋政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侧重记载了曹操集团的种种事迹,以曹魏为正统。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思想倾向也改成了“拥刘反曹”,以刘备为正统。上述材料表明
A.明代相关史实更加丰富B.正史应与小说互相印证
C.史书更能反映历史原貌D.文学作品大多符合史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