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反映了自东汉至西晋末年,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的情况。唐刘知几《史通·邑里》记载:“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洛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衣冠南渡”的原因是(     

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①气候恶劣,北方少数民族难以生存
②北方战乱,中原地区多数家园被毁
③北人南迁,有利于农耕文明的发展
④衣冠南渡,保存中原儒家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月,辛巳,(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衣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

——[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材料二 帝(司马懿)攻拔其(诸葛亮)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唐]房玄龄等《晋书》

材料三 当宣(晋宣帝司马懿)、景(晋景帝司马师)开基之始,曹(曹氏)、马(司马氏)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被诸葛亮所击败)······陈寿、王隐(晋史官,《晋书》史料多出自其所著史书)咸杜口而无言······至习凿齿(蜀汉广汉太守习祯后裔)乃申以死葛(诸葛亮)走达(司马懿)之说······历代厚诬,一朝如雪。考斯人之书事,盖近古之遗直欤!

——[唐]刘知几《史通·直书》


(1)指出根据材料一、二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并说明理由。
(2)材料一、二对同一史事的记载有何明显分歧?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哪一记载更为可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魏晋时期的画像砖,画像砖上的人物用一个叉状的工具穿肉并进行炙烤。据记载,“炙”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方法,魏晋时期,“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这说明当时(     

   

A.华夏认同观念加强B.游牧民族借鉴中原习俗
C.民族交融不断发展D.民众饮食结构发生改变
2023·全国·二模
4 . 下图是中国古代官方户口统计数字图(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年号元年户数口数资料来源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1223306259594978《汉书.地理志》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245984016163863《晋书.地理上》
唐朝玄宗天宝十四年755891470952919309《通典.食货七》
元朝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1343032259848964《元史.世祖本纪》
A.正史户口统计数是绝对可靠的一手史料B.官方记载户口数与实际户口数存在差异
C.正史户口统计数必须与民间史料相印证D.官方统计数可以真实反映人口历史状况
2023-05-11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晋书·五行志》记载:“泰始(265~274年)之后,中国相尚用胡床貊槃,及为羌煮貊炙,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会,皆以为先。太康(280~289年)中,又以毡为絈头及络带袴口。”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内迁民族认同中原地区文化B.人口迁徙利于南方地区开发
C.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均衡发展D.民族交融促进生活方式变化
2023-05-05更新 | 738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世说新语》中记载:桓大司马乘雪欲猎,先过王、刘诸人许。真长见其装束单急,问:“老贼欲持此何作?”桓曰:“我若不为此,卿辈亦那得坐谈?”这反映当时(     
A.世家大族走向没落B.门阀士族生活奢靡
C.品评十分注重仪服D.统治集团存在矛盾
2022-12-22更新 | 38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晋书·武帝纪》记载,咸宁三年(277)至太熙元年(290),西北地区众多少数民族首领向晋归降、献贡,晋皆封官加爵。图1和图2为近代出土的“晋归义羌王”金印及其印文,该金印为晋代中央政府授予羌族首领的官印。这表明(     
A.考古发现拓宽人们认知视野B.魏晋时期民族关系较为融洽
C.出土文物和文字史料相印证D.华夏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图为魏晋时期的“烧烤”画像砖。据记载,“灸(烧烤)”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自泰始(西晋武帝同马炎的年号)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灸肉成为魏晋时期上层贵族喜爱的一道美食。这说明(     
   
A.民族隔阂日渐消失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C.中原民族出现异化D.华夏认同空前加强
2022-10-08更新 | 1267次组卷 | 18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史书编撰的体裁与体例类型多样,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各具特色的史书编撰体裁与体例(节选)   

史书体裁与体例内容
《春秋》编年体:按照年、月、日顺序逐条记载史事以鲁国史为主,但不限于鲁国史的范围,记载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春秋时期史事
《国语》国别体: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顺序分国别叙述内容基本上是春秋时期史事。
编撰体裁虽是国别体,但以编年记事的方式叙述对各诸侯国的史事
《史记》纪传体通史: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通典》典制史: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以制度分门立目记事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的历代制度史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史学史》

注:体裁是史书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分为编年体、纪传体、典制体、纪事本末体、学案、评论等,体例则是史书的内部结构。


请你以一名史官的身份,就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或某一阶段编撰一部史书,说明你的史书撰写体裁与体例,并概述史书的内容。(要求:书名明确,准确说明体例与体裁,内容表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3-06更新 | 32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