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晋与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的编者回避了魏晋士族在魏晋政坛上沉浮消长的许多实际内容,所以这很容易给初读《世说新语》而又不大了解魏晋历史的人造成一种错觉,好像这些士族文人都是一些不食人间烟火、出入神仙境界的世外桃源中人。翻翻《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人们不难看到,魏晋政治风云变幻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士族的积极参与和活动奔波,《世说新语》中许多挥塵谈玄、超然物外的风流名士,竟然对政治角逐表现出偌大的兴致。这说明(     
A.运用史料须先辨伪考证其真实性B.研究历史人物只能依据史书不可借助小说
C.评价历史人物应运用唯物辩证法D.掌握多类型的史料利于深入认识历史人物
2 . 以下是关于汉至唐江南经济的史料记载。按其描述状况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
②“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③“ 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3 . 史料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为了逃避战乱和苛重的税役,大量向南方迁移,甚至大量进入传统的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与此同时,南疆少数民族也存在向北推移现象,通过这种双向的、对流式的迁徙杂居,南方地区汉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汉化现象也日渐普遍。这种现象(     
A.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B.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D.完成了民族融合
4 . 下表所示是有关魏晋时期三吴地区(指今江苏太湖以东、以南和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部分史料。据表可推知,当时三吴地区(     

史料

出处

今之会稽,昔之关中,足食足兵,在于良守

《晋书》

彼寿阳者,南引荆汝之利,东连三吴之富

《晋书》

三吴内地,国之关辅,百度所资

《南齐书》


A.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B.是北民南迁主要目的地
C.经济水平超过关中地区D.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凉州地区开发情况(摘自部分史料)
徐邈为凉州刺史,“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三国志》.卷27.《魏书·徐邈传》
南凉利鹿孤在凉州以“劝深农桑以资军国之用”。《晋书》·卷126.《秃发利鹿孤载》
前凉张骏为凉州牧“既迁酒泉,乃敦劝稼穑。郡僚以年谷频登,百姓乐业,请勒铭酒泉,许之”。《册府元龟》·卷228

据表可知,当时当地(       
A.农业生产得到发展B.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不断
C.精耕细作农业发达D.先进的生产方式得到了传播
2022-06-2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长孺先生在《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中认为,桃花源隐喻的是躲避赋役的农民在豪强率领下逃入山林脱离政府控制的情况,而“桃花源”中土地实际上被豪强占据,随其逃入的农民成为豪强的依附性人口。据此可知
A.文学作品可以直接说明历史问题
B.历史研究应该得到文学作品印证
C.《桃花源记》体现了东晋社会矛盾与生产关系
D.《桃花源记》是研究东晋社会经济的一手史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