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南方汉人认为北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到北魏后期却不得不承认“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材料旨在强调(     
A.鲜卑族被汉族同化B.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C.孝文帝改革的影响D.北方战乱社会动荡
2022-08-18更新 | 1081次组卷 | 37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战火连绵,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其中统一过北方黄河流域的政权不包括
A.前秦B.孙吴C.北魏D.北周
2022-02-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书籍目录是把握书籍结构与主题的重要途径。如图目录反映的主题是
A.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B.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C.政权分立与藩镇割据D.封建国家的建立统一
2021-12-23更新 | 254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北朝《齐民要术》提到的“胡物”有:胡饼、胡椒酒(竿拨酒)胡饭、胡羹、差煮等,中原地区的汉人也逐步采用烧烤兽肉、奶酪为饮料的胡人习俗。这表明
A.民族间交融进一步加强B.胡汉之间的差别已消失
C.少数民族生产方式先进D.汉人开始接受胡人习俗
2021-12-22更新 | 278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传统的长衣和袍服已不大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挎褶渐成主流。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央集权的强化B.经济重心南移C.民族交融的加强D.政权更迭频繁
7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汉赵)政权,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C.战乱频繁导致国家分裂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其根本目的是
A.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B.顺应民族交融潮流
C.打击鲜卑族保守势力D.缓和阶级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阅读书籍目录是把握书籍结构与主题的重要途径。右边目录反映的主题是
A.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B.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
C.政权分立与藩镇割据D.社会发展与民族交融
10 . 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这措施
A.促进民族交融B.激化民族矛盾
C.加速北民南迁D.导致北魏分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