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3 道试题
1 .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在基层推行了宗主督护制。出任宗主大多是
A.鲜卑贵族
B.少数民族首领
C.地方豪强地主
D.一般平民
2 .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①整顿吏治
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
④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2019-09-0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
3 . “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北魏孝文帝迁都原文,其意义是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
②不仅打击了鲜卑贵族势力,而且加强了对中原统治
③促进了民族间交流和大融合
④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荒地并取代了为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9-09-0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
4 . 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黄河流域的统一
B.北方政权的更迭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少数民族封建化
5 . 《齐民要术·卷八》记载了一种当时中原地区较流行的饮食羌煮法。就是选上好的鹿头煮熟了,把那皮肉切成两指大小的块,再把斫碎的猪肉熬成浓汤,加一把葱白和各种各样的调味料,就用鹿头肉蘸着肉汤吃。这反映了当时:
A.当时烹饪技术水平较高
B.民族间文化的交融
C.汉民族饮食的多样化
D.食品加工的科学性
2019-09-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七校2012-2013年高二5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陈寅恪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中写道:北朝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洛(洛:洛阳),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据此推测,北朝人视为“文化正统”的朝代是
A.曹魏
B.蜀汉
C.孙吴
D.东晋
7 . 北魏孝文帝亲政后,主动推行汉化政策,反映了
A.提高鲜卑民族自身素质的需要
B.满足游牧民族发展畜牧业的需要
C.出于笼络利用汉族地主的目的
D.北方少数民族适应农耕文明的需要
8 . “诏不得以北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居所官”。从语意判断,该史料出自
A.《魏书》
B.《汉书》
C.《隋书》
D.《旧唐书》
2019-09-02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七校2012-2013年高二5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C.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2019-09-02更新 | 643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南北朝时期,中原汉族人的日常饮食中出现了胡饼、奶酪、烧烤等,这是
A.经济发展的结果。B.民族融合的结果
C.烹饪技术发展的结果。D.政府改革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