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晋书·慕容廆载记》:“廆以大棘城(注:前燕早期都城)即帝颛顼之墟也,元康四年乃移居之,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廆乃立郡以统流人。”该史料可用作研究(     
A.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向往B.民族交融与江南经济的开发
C.人口迁徙与边疆地区封建化D.少数民族政权因俗而治政策
2024-05-17更新 | 23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华梅《中国服装史》提到,魏晋南北朝北方服饰裤褶裲裆(如下图),南方服饰长瘦飘逸。假如没有魏晋南北朝的多样性,单从“独尊儒术”的汉代传承下来,是难以出现大唐服饰的雍容而开放的。这反映了(     

A.汉唐服饰审美的一脉相承B.唐朝服饰风格的雍容而开放
C.民族交融渗透于社会生活D.经济繁荣促成了服饰多样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与魏晋一致。北魏此举意在(     
A.促进北方各民族交融B.树立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C.推行中原的礼仪制度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024-05-14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北魏孝文帝时,面对“争讼迁延、连纪不判、良畴委而不开”的现象,大臣李世安建议“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则悉属今主,以使土不旷功,人罔游力”,随后建议被采纳。这有利于(     
A.打击鲜卑贵族利益B.确立土地私有制
C.加速北方统一进程D.提高土地利用率
2024-05-12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5 . 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西魏的飞天洞窟,窟顶绘有道教诸神,有羽人、雷公、电母、雨神等,另有人面蛇身的伏羲、女娲等,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飞天形象的变化体现了(     
A.道家思想影响不断增强B.北方经济高度发达
C.民族文化交融不断加强D.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2024-05-12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天津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6 . 有研究者提出,中国古代统一帝国疆域内,集中全国最重要的武力、财赋、人才资源并提供统 治合法性的区域,是王朝统治者据以控制全国的根据地,可以称为王朝统治的核心区。下列属于十六国北朝至隋唐前期的核心区的是(     
A.B.
C.D.
2024-05-11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八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即位之初,到处网罗汉族士人和“先贤世胄”给其高官要职,山东、河北的著名士族豪强都归附了北魏。他们帮助北魏出谋划策,制定政治、礼仪、法律制度等。明元帝的这一举措(     
A.加剧了民族间的矛盾B.抑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
C.推进了北魏的封建化D.实现了北魏的长治久安
2024-05-11更新 | 16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卷
8 . 北魏占领淮河流域以后,江淮间南北贸易频繁。北魏边缘州郡官员“皆无防寇御贼之心,唯有通商聚敛之意”。南朝梁的“郁洲(江苏连云港)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影响是(     
A.苻坚统一黄河流域促进南北交流B.北魏实行俸禄制有利于吏治清明
C.南方民族交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D.南北方之间经济沟通有利于统一
9 . 如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选项中,对三种模式认识最准确的是(     

注1:图中虚线为中原内地与北方边疆的地理人文分界。
注2:箭头中标注的“少数民族”不是泛指所有的少数民族,而是特指具体时期的具体民族,即“某个王朝时期的某个民族”。
A.少数民族加速汉化,统一了中原内地B.少数民族内迁,促进国家统一
C.促进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D.战争频繁,导致民族关系紧张
2024-05-0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魏孝文帝于490年开始亲政,491年,确定北魏在五行中之位次,将东晋南朝宋齐、十六国定为僭伪,北魏承西晋之金德为水德。北魏的这一行为(     
A.有助于维护北方的统一
B.意在表明北魏的中华正统地位
C.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D.确立了阴阳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