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是关于十六国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指在北方建立的十六个割据政权B.各政权都是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
C.彼此征战客观上有利于民族交融D.黄河流域一直处于分裂混战局面
2 . 《北史・李大师传》载:“大师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南北分隔,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又各以其本国周悉,书别国并不能备,亦往往失实。常欲改正将拟《吴越春秋》,编年以备南北。”由此可知,《北史》编撰者意在突出
A.国家统一B.民族交融C.区域发展D.政权更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钱穆先生认为:“(北朝)到底很快便建立起一个统一政府来。而且这一个政府,又不久便创设了许多极合传统理想的新制度……将来全都为隋唐政府所效法与承袭”;“隋唐复兴,大体即建基于均田、府兵的两个柱石上”。钱穆意在说明
A.隋唐繁荣得益于南北民族交融
B.制度创新和继承促进隋唐繁荣
C.北朝的制度创新明显优于南朝
D.南朝基本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人对炎帝、黄帝的祭祀很早且延续不断。战国时秦国祭祀四帝:白帝、青帝、黄帝、赤帝(炎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往往托黄帝以明正朔,如北魏自称是黄帝之子昌意之后。这反映出,对炎、黄二帝的崇拜
A.保持了中原地区政治经济优势
B.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C.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
D.形成了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
5 . 北魏孝文帝南伐迁洛时,“诏以车驾所经,伤民秋稼者,亩给谷五斛”。巡行淮南时诏曰:“如在内地,军事须伐民树者,必留绢以酬其直(值),民稻粟无所伤践”。这说明孝文帝
A.以儒学作为治国思想B.注重规范官吏的行为
C.有重农与民本的思想D.重视对地方行政监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十六国时期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一些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例如:匈奴政权前赵的刘渊“《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鲜卑政权前燕的慕容觥“尚经学,善天文”,氐人政权前秦的苻坚“博学多才艺”等。这种现象
A.有利于巩固儒学的正统B.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C.导致了九品中正制确立D.受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2021-06-05更新 | 1411次组卷 | 3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精华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十六国之一的汉赵建立者刘渊(匈奴人)建立政权时以汉朝的继承人自居,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把汉高祖以下的三祖五宗立为神主。这反映了当时
A.多民族政权并立互相争夺B.汉文化影响力扩大
C.匈奴文明融入了华夏文化D.刘渊恢复了宗法制
2021-05-20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表2为魏晋时期的一些政权的法律规定。这些规定体现出当时
政权律令内容
曹魏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
西晋子不孝父母,子弃市
北魏居三年之丧而冒哀求仕,五岁刑
A.社会动荡制约立法内容B.封建法律制度开始儒家化
C.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盛行D.礼法结合是立法的重要特色
2021-05-15更新 | 885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485年,孝文帝颁布“罪己诏”:发生灾荒,“百姓无辜,横罹艰毒”,“天之所谴,在予一人”。 诏书从用人、吏治、刑法、赈济、赋役、人口、生产等七个方面对现实政治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新的要求。此举旨在(     
A.巩固儒学地位B.推进新政实施
C.务求人事周洽D.标榜改革成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