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南方汉人认为北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到北魏后期却不得不承认“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材料旨在强调(     
A.鲜卑族被汉族同化B.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C.孝文帝改革的影响D.北方战乱社会动荡
2022-08-18更新 | 1089次组卷 | 37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古代王朝都城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朝代都城及现今地名统计表。

朝代都城现今地名朝代都城现今地名
商朝河南安阳隋朝大兴陕西西安
西周镐京陕西西安唐朝长安陕西西安
东周洛邑河南洛阳北宋东京河南开封
秦朝咸阳陕西咸阳南宋临安浙江杭州
西汉长安陕西西安元朝大都北京
东汉洛阳河南洛阳明朝应天江苏南京
北魏平城山西大同清朝盛京辽宁沈阳

注释:①商代商城原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14世纪,商王盘庚把瑚蝴壮迁址殷。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至洛阳。

③隋唐两代均以洛阳为东都。

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明代商嗡从应天(今南京)迁到北京。

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清政府把高强郎氇归匕京,开始了对成都的统治。


阅读表格,从中分别提取中国古代王朝都城选址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史论结合)
2022-08-17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名题荟萃)-2023统编版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3 . 南朝将领陈庆之认为南朝是正统所在,“正朔相乘,当在江左。秦朝玉玺,今在梁朝”。北魏士人杨元慎反唇相讥:“我魏膺箓受图,定鼎嵩洛…移风易俗之典,与五帝而并迹;礼乐宪章之盛,凌百王而独高。”下列史实能支持杨元慎观点的是(     
A.孝文帝改革B.江南经济开发C.前秦统一北方D.安史之乱
4 . 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受环境影响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南方冶金技术超过了北方D.北方自然经济所占主导地位
5 . 如图是学者阎步克对南北朝时期新兴的政治文化的比较。这反映出(     
●南朝史传叙人——
风神夷简雅有远韵
词采遒艳善为文章……
●北朝史传叙人——
武艺绝伦,有将帅之略;性雄豪,工骑射;
详练故事,有几案才;明练时事,善于断决;
敏于从政,果敢决断……

A.南朝政治文化的成熟B.南北实力的此消彼长
C.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D.北朝政治文化的优势
2022-08-03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可以直接用来研究(     
某一时期我国北方及西南部分地区统治者族属表
所属
民族
匈奴鲜卑賨( Cong)
政权
名称
前赵、
北凉、夏
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后赵前秦、
后凉
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
A.三国时期的政权鼎立B.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
C.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D.五代十国的更迭分立
7 . 在魏晋南北朝三百年中,江南户口几乎没有增长;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编户出现引人注目的增长,到北魏末年仅河北扩户就曾使当地丁口增加了一倍之多。这一反差(     
A.反映出北方较南方统一安定B.显示出北朝国家能力的强大
C.是因为江南经济开发的滞后D.表明北方率先终结门阀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道武帝(拓跋珪)入主中原以后,面对人口众多的汉族地区,一开始就采取了田租户调的封建剥削方式。拓跋部贵族面临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他们圈占、抢夺大量的土地,逐渐转化为封建贵族,拥有的奴隶则变成了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材料旨在说明北魏初期(     
A.国家统一为政策调整奠定基础B.统治区域内实行封建剥削
C.鲜卑族汉化和封建化进程D.拓跋部贵族实行汉族生活方式
9 .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这个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序号
材料
出处
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有几次冬天严寒,国都洛阳晚春还降霜雪,但冷的时间不长。直到三国时代……(出现了)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这种寒冷继续下来,直到第三世纪后半叶,特别是280289年这十年间达到顶点。节选自竺可桢《中国近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北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北魏后期)稻谷亩产量一般在4斛左右,若精心耕作,可达10斛,大大超出了汉代平均亩产3斛的水平。……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冶铁业也大有发展……酿酒业,制瓷业以及其他供城市消费的手工业,从业人数增加很快。……(洛阳)城不仅五方杂处,市场繁荣,沽贩云集,而且在城南的特定区域,安置了南、北、东、西各族降民以及西域和域外商人。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
东魏、北齐重新使用鲜卑语,还出现了“鲜卑共轻中华朝士”的情况。
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而西魏宇文泰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恢复了胡族诸将的胡姓,还向汉人广赐胡姓。
叶炜《从王光、叱罗招男夫妇墓志论西魏北周史二题》

(1)说明搜集这些材料对于研究主题的意义。
(2)若要进一步研究这一主题,还应该再搜集哪些史料,说明理由。
(3)孝文帝改革在推动民族交融上有重要作用,结合所学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汉化政策加以评价并说明评价历史问题应该坚持的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A.战乱影响商品经济发展
B.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北方农耕经济发展充分
D.南方的赋税来源依赖商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