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
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2023-12-20更新 | 634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隋朝时期,通过大运河,南方地区所产橘子被运往北方,北方所产的梨送到南方销售。这说明大运河有利于(     
A.经济作物普及B.海外贸易发展C.农业结构优化D.南北经济交流
2023-11-28更新 | 123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隋灭陈以后,将北方的社会管理制度推行到南方,政令严急,导致南方豪强纷纷举事反隋。文帝派大军前往镇压,逐一平定……隋炀帝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华北、江南的控制,开始在洛阳营建东都,复以东都为中心开凿大运河。隋朝这些措施(     
A.源于南方经济实力的增长B.推动了运河沿岸城镇的发展
C.旨在镇压南方豪族的叛乱D.适应了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
2023-09-16更新 | 431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围,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削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2022-08-17更新 | 934次组卷 | 58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通典》载:“(唐代)天下户为九等,三年一造户籍,凡三本,一留县,一送州,一送户部。”《唐六典》提及,唐代朝廷各项经济与社会政策的推行,是由“尚书省下于州,州下于县,县下于乡”,而后“乡吏传于村胥,然后至于人”。这主要表明,唐代
A.政权机制健全B.三省相互牵制C.人身控制松弛D.征税依据明确
2022-03-30更新 | 859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为隋朝主要粮仓分布图。图中粮仓投入使用主要得益于

A.全国统一格局形成与社会稳定B.统治者个人喜好及北方农业发展
C.大运河的开凿与江南经济发展D.造船业发达与粮食储备技术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对下面两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都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②都贯通南北,成为交通动脉
③都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④都使后来王朝短命而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主要原因是政治军事上的需要,隋炀帝个人享乐欲望是次要原因。没有隋炀帝,大运河还是会由别人来开凿的。这一看法的依据是
A.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B.南北政权的分裂对峙
C.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D.西南地区经济的没落
2020-07-28更新 | 400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A.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加速了两岸城市的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2019-10-14更新 | 597次组卷 | 4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