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605年,隋炀帝下令修整了春秋末年吴国开凿的邗沟,并开挖了通济渠;608年下令开挖了永济渠;610年修整了三国时期吴国开通的江南河。仅用五年时间,连结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大运河得以贯通。大运河的开凿(       
A.助推了国家统一的最终实现B.解决了南北交通不畅的问题
C.促成水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D.利于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代大运河                                          元代大运河

材料二   京杭大运河是漕粮北运的主要通道,改善了山东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带动了临清、济宁、济南等城市的发展和商业、手工业的繁荣,经济实力迅速提升。尤其是济宁被誉为“运河之都”,明政府不断派遣高官重臣和水利专家到济宁开设衙门,督漕督运。

晚清时期,原来以京杭大运河为依托的山东西部经济发展区逐渐衰落,而以铁路和港口为依托的东部沿海地区及胶济铁路沿线地区崛起为新的经济中心,逐步奠定了今天山东省东部发达西部落后的经济格局。

                                                ——摘编自景菲菲《从交通方式的变迁看近代山东经济格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开通大运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大运河与隋代大运河的不同及其对山东地区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山东经济中心的变迁并分析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023-09-2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示意图。由图可知,大运河河道的变迁
A.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B.是经济形态变革的标志
C.受政治中心转移的影响D.体现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美国作家迈克尔·H·哈特撰写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隋文帝杨坚名列第八十二位。杨坚能够入选的理由主要是
A.完成国家统一B.加强中央集权C.开通大运河D.完善科举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周建立后,周公营建洛邑,将商代“顽民”强行迁移到这里,以军队八师驻守。隋炀帝即位后,深感“关河悬远,兵不赴急”,认为必须“因机顺动”营建东都洛阳。两朝营建洛阳
A.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B.旨在控制前王朝的残余势力
C.力图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D.反映了政治中心东移的趋势
7 . 以下两幅地图用于研究性学习,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①都使后来王朝短命而亡   ②都贯通南北成为交通动脉
③都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   ④都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