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国家的统一不是单凭某些政治家的个人意志,还要具备一些前提和条件。中国古代各部族都承认他们是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祖先。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但为古代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所保有,而且因其先进性为诸少数民族所仰慕、学习。但是国家每次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着具体的历史原因,以隋朝统一为例,其迅速灭掉南朝陈国,实现统一就有着经济、政治、民族等方面的背景。

——摘编自程有为《中国古代统一的条件和基本经验》

材料二     袁世凯败亡后,北洋系逐渐分裂为三大派系,他们为个人利益而纵横捭阖,你争我夺。北洋各系在其所占地盘自行其是,而非北洋系控制的省份,也因中央政权的软弱而觅得更大的自治空间,对中央号令阳奉阴违。讨袁护国战争直接造成西南各省的反袁联合阵线,(战后)其对北京政权仍时时以共同的声音发言,俨然自成势力范围。而孙中山因从事革命斗争的需要主动或被动与西南实力派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南北双方各自的法统与政权。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维系统一的基本条件,并结合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从经济、政治、民族方面说明隋朝实现统一的具体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世凯败亡后中国分裂的表现,并分析造成当时中国分裂的原因。
2020-06-23更新 | 31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等名校2020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和图2分别是秦汉、隋唐时期京城至南海边的交通干线示意图。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唐从京城至南海边新的交通干线形成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多维视角下的隋代政区改革 高祖(文帝)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油(到)于九载,麻定江表,寻以户口溢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查。五年,平定吐谷浑,更置四郡大凡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

——《隋书》卷29《地理志》



隋代分郡图

——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3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

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

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2-06-22更新 | 700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