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公元659年,武则天下诏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官员“皆升谱限”,进入士族之列,皇后之武姓被定为第一等。这一举措
A.否定了封建等级秩序B.选拔了高素质人才
C.铲除了世家大族特权D.体现了权力再分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诗宋词中有大量涉及体育活动的内容,如歌舞125首,球类72首,武艺106首,出游踏青47首,秋千91首,龙舟66首等,并有许多描写女子体育活动的诗词。这反映了唐宋时期(     
A.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B.士人热衷于竞技活动
C.文化生活世俗化发展趋势D.文学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性
2020-12-11更新 | 265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客使图》位于唐章怀太子墓道中部东壁,描绘的是唐朝的外交机构一鸿胪寺官员接待外国使节与东北少数民族使臣来朝的场景。这一作品
A.反映了唐朝疆域空前扩大B.体现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C.可以印证唐朝开放的政策D.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记录
4 .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当时,该商人可以进行的活动有(  )
A.在当地会馆居住B.到草市收购土产
C.到松江收购棉布D.用交子购买货物
5 .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位称为一钱),径八分。”这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据此可推断,唐朝(     
A.政府垄断铸币权限B.货币贬值严重
C.货币改革适合经济发展D.藩镇威胁解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2019-01-30更新 | 1914次组卷 | 38卷引用:【校级联考】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时,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来削弱高赀、富商大贾的势力,使抑商政策达到极端:实行盐铁酒专卖,迫使大商贾退出商业活动的主要阵地,起到了压制商人的目的……改币制,也在于打击“不佐国家之急”的商人;均输、平准的实行更是以官办贩运货易排除由政府垄断物价,而征收财产税及算缗、告缗几乎使全国所有富商大贾陷于破产。同时朝廷任用商贾子弟东郭成阳、孔仅、桑弘羊等,相继“以赀”入朝为官,就是利用其固有经验,从商贾发财致富的经济活动中获取财政收入,以支持对外用兵。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与民争利的措施,但到昭帝时,文学言:“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惠茗《论秦汉时期的抑商政策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材料二

材料三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赀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今成都)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仁宗从其议。

—摘自《宋史·食货志》

材料四

文献中有关隋唐时期的新现象
《新唐书》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唐会要》(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其利。
《旧唐书》田神功,冀州人也……至扬州(平定刘展叛乱),大掠百姓商人资产,郡内比屋发掘略遍,商胡波斯被杀者数千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朝抑商的手段、目的及其汉实施抑商政策的结果。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半两钱与汉五铢钱的相同点,并指出宋代货币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的经济新现象,并归纳这些现象出现的社会条件。

2018-09-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018-06-09更新 | 16305次组卷 | 26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吐鲁番地区发现了不少唐代前期的租佃契约,表明立契租佃制当时已经十分流行。宋代租佃关系的第一个特征,是土地出租者与租佃者之间广泛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第二个特征,是在租佃制下,客户已经有了迁移的自由。”这说明唐宋时期
A.均田制的广泛实行B.庄园经济的发展
C.土地经营方式的改变D.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代对关系国计民生或利润丰厚的商品,如盐、铁、茶、酒、醋等,多实行榷卖即专卖制度,禁止私人经营。这一“榷卖”制体现出唐代
A.对商业活动分类对待
B.实行严厉的抑商政策
C.坊市制主要针对私商
D.部分行业还较为落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