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唐朝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的管辖B.唐朝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正式确立
C.中原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具有向心力D.唐蕃互遣使者维持双方友好关系
2023-10-04更新 | 474次组卷 | 130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4年8月8日,新中国规模最大的文物维修工程——西藏布达拉宫维修工程全面竣工,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以迷人的风貌展现在“世界屋脊”上。布达拉宫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不仅是一座艺术宝库,也是汉藏团结友谊的象征,能够佐证汉藏团结友谊的史实有   
①红宫大殿内供奉着一块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
②整个建筑呈现汉藏合璧的风格
③大昭寺前矗立的唐蕃会盟碑
④大昭寺内有《文成公主进藏图》的壁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皇(隋文帝年号)三年……长孙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因上书曰:“……去年亢阳(大旱),关右饥馁。陛下运山东之粟,置长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大德鸿恩,可谓至矣……”
材料二 据《通典》记载,隋朝“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天下义仓皆充满”。(如下图)

材料三 (唐)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硅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贞观政要·辩兴亡第三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隋朝设立义仓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据材料指出隋朝仓储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唐太宗怎样评价隋代的仓储?你如何看待唐太宗的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