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面为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出狩”剑南时,在普安郡(今四川剑阁)发布的诏书(     
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赐等,并于当路自供。其诸路本节度、采访、度支、防御等   使……其署官属及本路郡县官,并各任便自简择,五品以下任署置讫闻奏,六品以下任便授, 巳后一时闻奏
A.旨在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B.加速了唐王朝政治统治的灭亡
C.缓解了唐朝内重外轻的局面D.体现了中央对现实的政治妥协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安史之乱后,唐朝官僚机构因“盗起兵兴,又有军功之官,遂不胜其滥矣”。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资用不给”,宰相张延赏奏请裁减官员,但因“减员人众,道路怨叹”,侍中马遂、太子少保韦伦等官员上疏反对,贞元省官只持续不到两个月就遭到失败。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宰相李吉甫认为“方今置吏不精,流品庞杂,存无事之官,食至重之税”,从而致“天下常以三分劳筋苦骨之人,奉七分坐衣待食之辈”,主张省并吏员,合并州县;对“名存职废,额去俸存”的弊端进行改革。在唐宪宗支持下,元和省官取得一些成效,但很快又恢复旧态。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宰相李德裕要求按户税缴纳比例,“量减佐官”,但各地方借故拒不执行;在李德裕坚持下,会昌四年,省官命令才得到贯彻执行,最终“罢郡县吏凡二千余员”。但会昌六年,唐武宗死后,唐宣宗在“会昌四年所减州县官内复增三百八十三员”。此后,终唐之世,再不闻减官之举。

——摘编自王炎平《关于唐后期三次裁减冗官问题》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后期冗官现象出现的原因。
(2)依据材料,分别概括唐后期三次裁减官员的直接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后期改革不力带来的影响。
3 . 如图反映了唐朝天宝十四年至乾元三年户籍数、人口数和纳税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导致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地方割据势力同中央政府争夺统治权B.少数民族同中央政府矛盾激化
C.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现实需要D.中央政府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唐朝后期,政府经常征调藩镇军队平叛战乱。事实上,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绝大部分藩镇并不割据,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这反映出,唐朝后期的藩镇(     
A.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统治B.遏制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C.保证了国家的政令统一D.重建和巩固了西北边防
2022-10-11更新 | 1017次组卷 | 26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极个别藩镇即使割据,也“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唐末黄巢之乱爆发,才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据材料可知藩镇割据
A.始终伴随唐王朝演进过程B.严重削弱唐王朝统治力量
C.直接导致唐王朝由盛转衰D.完全无视唐中央政府权威
7 . 唐开元时(公元713—741年)年铸钱百余万缗。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减为三十二万七千缗。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26—827年)只铸十三万五千缗。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则不到十万缗。能够说明这一情况的是
A.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货币B.铜矿开采技术长期不能更新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为削弱D.南方社会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2021-06-08更新 | 1887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