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朝“带京官衔”多为因政绩出色等原因给不在京官员加授京官头衔的制度,唐前期带京衔之防御团练州长官多分布于边疆地区,而唐后期有所变化(如下表)。这可用于佐证唐后期(     
诸道名称带京衔之防御团练州长官人数诸道名称带京衔之防御团练州长官人数
关内道37山南道4
河南道20陇右道2
河北道12剑南道2
淮南道7河东道2
A.制度建设削弱了割据的社会基础B.军事防御中心发生变化
C.江南地区的社会地位已超越北方D.中央集权得到有效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据统计,唐前期重大立法活动16次,有关经济民事的唐律和唐令在初唐即已完成;唐朝后期比较重大的立法活动只有7次,主要集中于涉及经济、民事行为的皇帝的敕令的分类整理,国家成文法制度建设停滞,作为民事法源的礼的重要性在唐后期则迅速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A.唐前期立法使法律体系完备无缺B.国家对社会的制度化强制力削弱
C.商品经济发展和专制皇权的强化D.皇帝的敕令具有灵活制宜的优势
2024·山西吕梁·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代开元到大历年间的官吏月俸变动表(部分)由上表可知,在此期间唐朝(     

官级

开元(713-741)制

大历(766-779)制

货币所得(单位:文)

真实所得(单位:公石米)

货币所得(单位:文)

真实所得(单位:公石米)

一品

54333

161.47

120000

40

二品

40666

120.84

80000

26.67

三品

30332

90.17

60000

20

A.商品经济发展迅速B.赋役制度改革增加财政收入
C.盛世局面得以延续D.社会动荡导致通货膨胀严重
2024-01-31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五代十国各割据政权很注意罗致和培养翻译人才即通事,后唐政府中,有的通事既通晓汉语,又通晓契丹语和突厥语,有的甚至“能四夷语、通六蕃书”。这种现象说明当时(     
A.国家统一趋势日益加强B.少数民族汉化明显
C.各政权与周边交往密切D.思想文化趋向繁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朝中后期,朝廷在各藩镇设有监军院,各藩镇在长安亦置进奏院。部分藩镇将帅的拥立都要得到监军使认可,并由他们奏报中央批准。进奏院是藩镇驻京办事机构,负责向朝廷报告本镇情况,呈递本镇表文。由此可见,监军院与进奏院的并存(     
A.彰显了朝廷与地方矛盾的缓和B.体现了藩镇游离性与依附性的双重特点
C.为唐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D.削弱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基础和军事实力
6 .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代宗即着手重建国子监,并颁布诏书称:“其诸道节度、观察、都防御等使,朕之腹心,久镇方面,眷其子弟……恐干戈之后,学校尚微,僻居远方,无所咨禀,负经来学,宜集京师”。虽天灾、战乱不止,唐政府仍给予国子监大量财政支持。唐代宗这一举措(     
A.旨在利用儒学维护社会秩序稳定B.体现了政府恢复教育的强烈愿望
C.适应了中央集权强化的现实需要D.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基础不断扩大
7 .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刘晏受命办理漕运,全力着手漕运改革,并受命招引流民,降低关中百姓赋税。漕运疏通之后“关中虽水旱,物不翔贵矣”,南方漕运路线成为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     
A.唐中央集权面临的危机B.漕运决定了王朝兴衰
C.赋税制度改革的必要性D.中唐经济格局的变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朱温代唐后,偏居河东一隅的李氏,一直以复兴唐室为号召,十余年后一举灭梁。后唐以“中兴”自况,将朱梁比之有穷、新莽,越梁而直接承续唐正统,但在官僚阶层中,除清算少数梁末帝亲信外,留用了大批梁旧臣,这批人成为后唐政治中颇具影响的群体。这反映出(     
A.后唐实际上是唐王朝的继续B.后唐注重政权的合法与稳定
C.后梁后唐是藩镇割据的扩大D.后梁为后唐提供了统治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朝制历与颁历的官方机构是太史局,只有太史局修制且颁下的历书才是整个国家全体臣民须共同奉行的时间概念;安史之乱后,部分区域太史历颁而不行,反而盛行民间私历。这一现象表明(     
A.技术进步助推民间历法的发展B.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能力减弱
C.每个藩镇都有自己奉行的历法D.民间的私撰历法比官方更精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
2023-07-17更新 | 462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历史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