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朝“带京官衔”多为因政绩出色等原因给不在京官员加授京官头衔的制度,唐前期带京衔之防御团练州长官多分布于边疆地区,而唐后期有所变化(如下表)。这可用于佐证唐后期(     
诸道名称带京衔之防御团练州长官人数诸道名称带京衔之防御团练州长官人数
关内道37山南道4
河南道20陇右道2
河北道12剑南道2
淮南道7河东道2
A.制度建设削弱了割据的社会基础B.军事防御中心发生变化
C.江南地区的社会地位已超越北方D.中央集权得到有效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唐宪宗时《元和国计簿》记载:全国分为48个方镇,有15道不申户口,每岁赋入仅有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8道49州144万户。8道赋役户是天宝时的四分之一,需要供养的军队比天宝时增加了三分之一。这反映出安史之乱以后(       
A.南方财政强度减弱B.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北方饱受战乱摧残
3 . 下表所示为某学生搜集的不同时期部分文人对唐代藩镇的相关评价。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天下兵又动,太平竞何时......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韩愈《归彭城》
唐之亡,强分其地,国以十数”李攸《宋朝事实》
“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未必非藩镇之力……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顾炎武《日知录》
A.学者立场和时代影响历史书写B.上述材料均为研究唐代藩镇的一手史料
C.历史研究随着时代发展而完善D.历史结论应以今日价值标准作最终判断
4 . 唐太宗时期,曾在凌烟阁为功臣绘制画像,以表彰其功助。此后一百多年,并未再绘制新的功臣画像。唐中晚期,又多次新增功臣画像,新增者多为武将出身。唐代功臣画像活动缘于(     
A.潘镇割据的出现B.选官制度的调整
C.尚武风气的盛行D.政治形势的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太宗去世后,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骑兵不断袭扰边境地区。数以万计的敌军行踪不定,中央政府难以准确预判各边镇实际布防所需兵力,且由中央政府统一调配的后勤体系也难以应对突发的战事。这有助于解释,唐代前中期(     
A.中央集权体制的破坏B.疆域不断缩小的困局
C.民族交融强化的趋势D.地方武将权力的扩张
2023-04-09更新 | 640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开元二十二年,分全国为十五道,各置采访处置使,负责察访地方官政绩。天宝末年,又兼黜陟使。肃宗乾元元年,改采访处置使为观察处置使(地方军政长官),“掌所部善恶”。上述变化表明,唐朝(     
A.中央政府权威式微B.注重强化基层教化
C.统治秩序土崩瓦解D.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8 . 唐朝后期的河北幽州,尊安史叛乱的头目安禄山、史思明为“二圣”,并修坟建祠予以祭祀。后朝廷欲变更其俗,“乃发墓毁棺”,居然激起当地兵变。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失去统治地位B.中央集权面临着危机
C.朝廷缺乏有效的平叛策略D.疆域变化影响专权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