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唐肃宗时期,鉴于玄宗朝李林甫、杨国忠以中书省长官身份长期操控朝政的情况,遂将其改为“宰相分直主政事笔,每一人知十日”。至唐德宗时又将该制度调整为每位宰相“每日一执笔”。据此可知(     
A.中书省的决策权被剥夺B.中央权力进一步加强
C.权臣干政受到一定制约D.朋党之争的局面终结
2 .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职责明确、组织完整,三省六部既分别有独立的官署,又有明确的统隶关系,这改变了长期存在的“三公”“九卿”职权笼统、施政混乱的现象。这表明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A.规范了国家行政B.促进了官僚政治模式的形成
C.保障了吏治清明D.否定了三公九卿制的合理性
2022-12-20更新 | 291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江口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下列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D.血缘→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人物品评在魏晋时期蔚然成风,成为士族社会最重要的文化风尚之一,其要旨为人伦鉴识,即指人物的品题,是对人的才能进行评价鉴定的一种形式,也称之为臧否人物。其实质是(     
A.强化对官员的监察B.抨击专制强调自由
C.提升社会文化水平D.控制选举的话语权
2022-09-2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重要科目之一。汉朝规定各郡国每年须按规定入数向朝廷举荐人才。其中被推选为孝廉的人,不仅“德行高妙”而且“学通行修”。这客观上
A.提升了官吏的整体素质B.打破了门阀对政权的垄断
C.解决了阶层固化的问题D.动摇了郡县制的政治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2021-06-13更新 | 15593次组卷 | 128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A.相权有所分散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2020-01-09更新 | 8938次组卷 | 107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举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2019-01-30更新 | 4660次组卷 | 127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对两汉孝廉家世可考者128人的分类统计。根据此表,对汉代察举制解读最准确的是
A.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B.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沿袭了皇位世袭制
D.削弱了身份世袭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 )
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
C.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
D.世官制到察举制的转变
2017-12-10更新 | 349次组卷 | 27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开学质检(3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