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公孙弘以汉相,布被,食不重味,为天下先。”下列对该记载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丞相等公卿大夫,多出身于“茂才”B.公孙弘入仕,得益于“特科”的制度
C.对于知识分子来说,“状”尤为重要D.中正选人的标准和结果,称为“上计”
2023-12-2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4届高三12月联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写道:“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阻塞了,于是大家都要争当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竟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因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对材料解读不准确的是
A.该制度指察举制,创立于汉武帝时期
B.该制度存在名额太少以及请托舞弊问题
C.该制度后来名存实亡,失去察举本意
D.该制度与考试相结合,发展为八股取士
12-13高一上·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察举制科举制
依据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
方式长官举荐自由报考

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2013-11-26更新 | 978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