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秦汉至魏晋时期:选官制度
(1)先秦的选官制度:先秦的选官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先秦的选官制度经历了:
①西周至春秋的________制,形成________政治
②春秋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制等,到秦朝形成________政治。

(2)秦朝选官制度:秦统一后,官员选拔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3)汉代的察举选官制度:汉代察举制选官是怎样确立的?其选拔的标准是什么?分哪几类?有何积极意义?
①确立:(前134年)汉武帝下诏令各郡国举________各一人,标志着察举制的形成
②选官依据:被举者在乡里的________评价和________能力
③分类:察举分________科和________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________等。

④评价: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4)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怎样开始实行的?其选官的标准是什么?九品中正制的实行有何影响?
①实行:汉末动乱,豪强名士控制了地方选人权。220年,魏王________开始推行。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________,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定州、郡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________
②选官依据: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并重,发展到后来主要看重________

③影响/评价:将选官权收________,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形成“上品无________,下品无________”的局面
2022-06-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前案)
22-23高二下·全国·假期作业
2 . 阶段特征:魏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交融时期。
(1)政治上:①长期处于国家分裂时期,战乱不断,__________加强。九品中正制维护____的政治特权,选拔官员看重出身和门第,不注重才能。②政治制度上出现了三省制。
(2)经济上:北方经济遭到破坏,___________经济得到发展。
2023-06-0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作业1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023年【暑假分层作业】高二历史(统编版)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3 .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阶段概况
隋唐
形成
①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要求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②特点:以________为选官途径,以才学为选官标准,分为制举和常举;合格者还需________选拔,方可任官
两宋
完善
“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元朝
恢复
科举时断时续,录取人数不多,科举任官比例不高
明清
继续
发展
①考试人员:主要是________和府、州、县学的学生
②考试范围:从________中命题
③考试流程: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④地域平衡:南北卷,确定各地区的录取比例
2023-09-0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