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掠夺,按唐太宗的旨意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
①交兵部出兵
②交门下省审议
③交尚书省处理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2017-10-03更新 | 435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伏尔泰说:“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材料中涉及古代中国的
A.三公九卿制、察举制
B.三公九卿制、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D.内阁制、科举制
3 . 唐中宗曾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但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被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代(  )
A.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B.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
C.三省制对皇权有一定约束D.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机制
2017-05-17更新 | 725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第五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属官中书舍人各拟意见,称为“五花判事”。再由中书令即宰相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经门下省,由其属官给事中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诏书才算合法。这反映出唐代
A.相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
B.皇权与相权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C.三省互相牵制避免了丞相专权
D.皇帝对军国大事拥有最终决策权
2017-04-21更新 | 25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铁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学术界有一个观点,衡量政治优劣的标准,主要是看能否处理、协调好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核心是平衡。根据这一标准,中国古代最好的时期及制度是
A.清朝-军机处
B.隋唐-三省六部制
C.秦汉-郡县制
D.明朝-内阁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2016-11-27更新 | 881次组卷 | 65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襄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2016-11-18更新 | 1120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安徽屯溪一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