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制度创设与调整

(1)依据所学,说出上述三幅图片分别的制度。
图一:______________图二:______________图三:______________(填写相应的制度名称)。其中,字母A所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制度填入框内相应划线处,完成提纲。(特别提醒:回答时要标出序号,填写制度名称:

选官制度

汉朝

(1)__________为主

曹魏

创立(2)__________

隋唐

形成(3)__________

赋税制度

南北朝

(4)__________

唐朝

(5)____________________(2个)

(3)有学者认为,从图一到图二图三的演变,是政治制度的一大进步。参考示意图,你认为这里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2-12-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图示


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所反映政治制度的名称和朝代。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制度有何特点?
3 . 下图为某一朝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据图可知,该朝代是(  )
A.唐朝B.汉朝C.宋朝D.元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宫城是皇帝及皇族寝居和处理朝政的地方,下图为唐代长安城宫城中三省官署位置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     

①三省职能分工明确             ②行政配合效率低下
③尚书省的地位较低             ④门下需备皇帝诏问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022-08-16更新 | 537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5 . 如图为唐代三省位置图,宫城正中为太极宫,是皇帝的居住和办公地。中书省、门下省与主行政的尚书省隔着宫墙,南北分开。这种建制构型,体现出(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尚书省加强对行政干预
C.宰相的权力进一步分散D.适应于强化皇权的需求
6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制度,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自我变革,同学们将其中重要的制度内容以表格的方式进行了梳理归纳。并结合材料进行深入的探究,请帮助他们一起完成。
(1)结合所学,请将相应内容填在指定空处(填写字母)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中外朝制             D.分封制             E.郡县制
F.郡国并行制             G.军功授爵制             H.行省制                    I.察举制              J.世卿世禄制
朝代中央官制地方管理制度选官制度
西周/
秦朝
西汉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
元朝//

材料一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图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形成。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2)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结合“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评价科举制
2023-01-0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A.该凭证是官员告老还乡的依据
B.中国古代的制度建设走向规范
C.三省相互牵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D.尚书省的签署具有决定性作用
8 . 图1、图2、图3、图4是中国古代四个王朝的制度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图4信息的名称,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2-11-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中学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唐朝三省位置图,该图文说明唐朝三省
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若发现差错,可以不奉诏,甚至封还诏书,但一般都是奉诏执行。

①都位于宫城之内是为了便于皇帝决策②空间布局体现决策权与行政权的统一
③尚书省对门下省诏令具有一定否决权④职权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24更新 | 449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史记·陈丞相世家》


(1)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

材料二



(2)指出图一和图二代表的制度,分析皇权和相权的变化。

材料三   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整体,三省是对重要最高权力的划分,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和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就是说其工作运转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赋予。在以皇帝和三省为核心的最高领导机构之下,政令的具体执行由六部与尚书省具体负责。唐代的六部设置于尚书省之下,分别为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在每个部下面又设置了四个司,这样中央的领导机构为皇帝和三省,重要的执行机构就是六部和二十四司,这些机构统领着全国的行政事务。

——摘编自赵冬云《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其发展》等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三省六部制的内容。(权力结构,职权)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