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唐朝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基础上,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主要由皇帝亲信主持集体商议;参与政事堂议政的除了三省长官,还有皇帝直接指派的亲信官员参与议政。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唐朝政事堂的演变(     
A.加强了皇帝独裁权力B.提高了尚书省的地位
C.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D.取消了宰相的决策权
2024-01-30更新 | 280次组卷 | 22卷引用:第0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代贞观年间,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向皇帝奏事,史官随同,李义府等“奏请多畏人之知”,不准史官记录所奏内容。唐玄宗时,根据宰相宋璟的建议又重新恢复了史官随同记录的制度。史官随同记录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A.提高决策效率B.实现政事公开C.抑制政治腐败D.避免决策失误
2023-09-28更新 | 273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要向当道节度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4 . 意义
(1)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有利于提高____
(2)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2-10-2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职能:____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_____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2022-10-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6 . 历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三省制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而不是隋唐
(2)_____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3)唐太宗时,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4)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______,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2022-10-2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上整理自《临川公主诏书刻石》(贞观十五年,即公元641年)


(1)根据此诏书并结合所学,请详细描述当时中央机构三省六部的工作流程。
(2)此诏书由草拟到颁发只用了两天,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看法。
2022-10-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6讲三国至隋唐五代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8 . 三省六部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
(1)创立:魏晋南北朝。
(2)构成:________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3)职责:三省共同辅助________和行使权力。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
(1)确立:________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2)发展:唐太宗时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________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3)职权:________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________、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4)办公场所:宰相议事的地方叫________,后改称中书门下。
(5)影响
①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________,有利于加强皇权。
②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________的趋势。
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022-10-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6讲三国至隋唐五代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9 . 全面理解三省六部制

史料一   汉武帝以加官方式选拔官员和文学之士,让他们在内省侍从左右,他们因随时得到天子垂询而得以参与大政。同时宫中传发书奏的尚书,也开始扩展职责、涉身机要事务。武帝在临终前,任用外戚霍光做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为内朝之主,于是将军辅政而领尚书事,开始成为惯例。西汉后期,丞相制开始向三公制变迁,到东汉初年,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成了宰相,丞相的独尊已被三人分权所取代。

——摘编自张传玺、王邦维《中华文明史》

史料二   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就给其他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担任宰相。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根据史料一,归纳汉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的职能并概述三省制度的变化。
2022-10-01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6讲三国至隋唐五代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10 . 三省六部制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整体……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和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就是说其工作运转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赋予。

——赵冬云等《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其发展》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1)____
(2)分散相权,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权。
(3)政府决策与执行分离。
(4)三省运转具有程序性,相互制衡且突出皇权。
2022-09-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