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唐朝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基础上,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主要由皇帝亲信主持集体商议;参与政事堂议政的除了三省长官,还有皇帝直接指派的亲信官员参与议政。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唐朝政事堂的演变(     
A.加强了皇帝独裁权力B.提高了尚书省的地位
C.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D.取消了宰相的决策权
2024-01-30更新 | 304次组卷 | 22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东专用)01
2 . 唐太宗要修建宫殿,按照制度规定,其修建过程依次包括(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
2023-12-05更新 | 205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线上班)
3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2023-11-20更新 | 205次组卷 | 46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后下发到门下省时,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出唐代(     
A.三省体制加强了君主专制B.三省体制有利于科学决策
C.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D.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
2023-11-07更新 | 155次组卷 | 42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假设唐太宗时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请问它的修建需要中央政府如何运转(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6 . 唐朝时期中央政府实施三省六部制,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要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根据材料说明该项制度(     
A.防止相权威胁皇权B.提高行政效率
C.约束皇权避免独裁失误D.加强中央集权
7 . 从唐代贞观年间开始,唐太宗将一些资历较低的官员,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作为宰相头衔参与决策,唐玄宗以后就成为了正式称呼。其主要目的是(     
A.增加宰相人数防止君主专权B.牵制相权从而加强皇权
C.精简中枢机构提高决策效率D.防止重大行政决策的失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代贞观年间,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向皇帝奏事,史官随同,李义府等“奏请多畏人之知”,不准史官记录所奏内容。唐玄宗时,根据宰相宋璟的建议又重新恢复了史官随同记录的制度。史官随同记录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A.提高决策效率B.实现政事公开C.抑制政治腐败D.避免决策失误
2023-09-28更新 | 275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为统一分类管理文书档案,不同规格的纸张被规定用以制作不同的文书档案,如中书舍人起草诏令文书时使用黄纸,翰林学士起草文书时使用白麻纸,皇帝为赏赐、征召而颁发的敕书使用白藤纸,任命将相的告身文书则使用工艺十分复杂的金花五色绫纸。这种文书档案中的“专纸专用”(       
A.降低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B.有利于防止文书伪造
C.说明唐代造纸术比前代发达D.体现出君主专制加强
10 . 隋初,虽确定以三省长官为正式宰相,但已经有以他官参与其事的事情。如“柳述为兵部尚书,参掌机事;又杨素为右仆射与高疑专掌朝政。”炀帝时裴矩、裴蕴也都“知政事”。这一做法(     
A.显示国家用人的科学性B.意在分散宰相的权力
C.阻碍了阶层之间的流动D.完善了官吏选拔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