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佛教传入中国后,一直被指责“有悖伦常”。五代时期传入中国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以强调因果与孝道而著称,经文讲述了婆罗门女、光目女救度母亲的故事。这反映了(       
A.当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儒家正统地位开始形成
C.儒学复兴运动成果斐然D.佛教发展的本土化趋势
2 . 杜甫在《春望》里写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在《登岳阳楼》中又写道: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些诗句(     
A.反映出杜甫渴望戎马报国B.流露出浓厚的家国情怀
C.折射出儒学主导文学创作D.表明唐朝国力由盛转衰
2024-03-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折射出唐朝(     
A.农业生产发达B.对外交流繁荣C.设置西域都护D.城市生活便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西魏的飞天洞窟,窟顶绘有道教诸神,有羽人、雷公、电母、雨神等,另有人面蛇身的伏羲、女娲等,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飞天形象的变化体现了(     
A.儒家思想的影响B.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C.外来文化的消亡D.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2024-02-27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晚唐大将、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永陵地宫“二十四伎乐”浮雕(局部)。该浮雕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藩镇的分裂割据B.社会的奢靡腐化
C.经济的繁华富庶D.文化的多元包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0次组卷 | 89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代士人的隐逸与魏晋时期士人全身远祸或附庸风雅的隐逸不同,他们全无消沉颓废之情,而是在积蓄力量,巩固自我,待机而动,以求有朝一日能更好地建功立业,扬名天下。唐代士人的隐逸侧面反映了(     

A.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拓展B.主流意识形态逐渐嬗变
C.三教合一的思想发展趋势D.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力
2023-12-26更新 | 608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译经家也便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改造自己宗教哲学、传教方式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据此推断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A.世俗化B.儒学化C.中国化D.思辨化
2023-09-06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素养测试历史试题
9 . 《开元道藏》是玄宗时期重要的文物,里面囊括着道家的精华和魅力。老子的诞辰在后期也被重视了起来。唐高祖将老子尊为始祖,宣称自己是“神仙苗裔”并造成较大声势,以致道教与李唐的“同宗同祖”关系基本形成。唐高祖这一做法旨在(     
A.强化李唐政权的权威性B.利用天人感应以证其正统性
C.扩大道教的社会影响力D.通过提升道教地位打压儒家
2023-09-0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淮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魏晋时期,佛教与儒、道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进入唐代后,三者的冲突逐渐缓和,甚至在中唐时期,产生了一个汉传佛教的教派——禅宗。禅宗的教义不但融入了越来越多的儒学理论,其崇尚自然、简朴的修养和传教方式也颇具道家色彩。这反映了此时期(     
A.儒学的正统化B.文化专制强化C.三教合归于儒D.佛教的中国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